梁建安(左)正在村里打扫卫生
亳州新闻网讯 “我一边拉垃圾,一边拾垃圾,把有毒有害垃圾送到收集点,还能换点钱。” 7月25日,在谯城区十八里镇芍花园社区有毒有害垃圾回收点,保洁员赵志魁说。
谯城区十八里镇属于城郊型乡镇,紧邻市区,有6个社区和9个村,市区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到农村偷倒现象时有发生,加上流动人口多,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压力较大。该镇肩负着市区文明创建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双重任务。为此,该镇制订了人居环境整治考评方案。明确物业公司、保洁公司、村(社区)、保洁员各自责任,进行一月督查一考评,依据考评结果兑现奖惩。
赵志魁是全镇460位保洁员中的一个,他们大部分是专职保洁员和“六员一岗”人员。每天,他们行走在村庄的角角落落,捡着垃圾,冒着高温,闻着难闻的气味,把垃圾统一送到垃圾收集点,再由保洁公司运到垃圾处理场。
赵志魁60多岁,身体硬朗,从事保洁员工作8年了。赵志魁说,他和老伴都是保洁员,俩人每月共1300元工资,他每天早上5点起床,骑上三轮溜一圈,夏天垃圾多点,那些田间地头打药留下的药袋子、药瓶子要捡起来,送到收集点,一月能兑换200元左右。
保洁管理员梁建安负责管理社区6个村的6名专职保洁员和2名公益岗位人员。“我每天早上5点起床,骑上电瓶车到各村溜溜,看看保洁员是否在岗在位,督促他们捡垃圾、拉垃圾、打扫村主干道。”梁建安说,拾垃圾好像成了他的“职业病”,“原来,有人把垃圾、大便倒在坑边上,臭气熏天,都是我用土盖。”
梁建安在三轮车上绑个小喇叭,宣传人居环境整治,向群众发放一封信,张贴宣传标语。如今,群众的觉悟也越来越高,大家都把垃圾倒进垃圾桶,随处倾倒垃圾的行为不见了。“要不是你领着干, 环境也不能恁干净。”听到村民的赞许,梁建安感到自己的付出很值得。
还有很多,他们像赵志魁、梁建安这样的保洁员为乡亲们有一个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而默默无闻地奉献着。“卖啥吆喝啥,不干就不讲了,干就干好。我们镇现在把人居环境整治当作乡村振兴的‘第一仗’来打,作为保洁员,我们不仅不能掉链子,还要动员大家共同参与进来,一起打造宜居的美丽乡村。”梁建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