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面貌大变样 幸福生活节节高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村子旧貌换新颜

亳州新闻网讯 走进谯城区十八里镇马营村丁牌庄,一排排楼房掩映在绿树之中,光滑平坦的水泥路纵横交错,通到家家户户门口,垃圾桶干净整洁摆放在路边。户门口两旁的空地上建满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小药园等“小五园”。

“三年前,丁牌庄还是个居住比较分散,村内环境‘脏、乱、差’的村庄。遇到下雨天都是‘水泥路’,村内的4个大坑一到夏天,储满了水,蚊蝇乱飞,外面物资运不进来,生产的农产品运不出去。”马营村村委会主任沈文革介绍说。

来到村民段灯刚家,门口的石榴树挂满通红的石榴,院内干净整洁,看不到一片垃圾,摆放着几盆花卉和几十盆多肉植物。“我比较喜欢养花,闲的时候自己培植点多肉,一来可以美化环境,二来可以修身养性。”段灯刚说。

段灯刚50多岁了,自己投资20多万元购买了一台抓木机,在村子周边的木料场、桐木加工厂打工,一年收入10多万元。

丁牌庄有124户居民,新村开始启动时,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研究制定方案,认真落实“一户一宅”政策,村民的积极性和认可度很高。新村于2017年启动,2018年建成,旧村复垦土地200余亩。镇政府又投入200多万元修建了村内道路、雨污水管网、绿化带等基础设施,家家户户用上了干净、卫生、安全的天然气。新村小广场正在筹建之中。

“现在环境好了,看不到蚊子苍蝇了,与以前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村民郑传玲高兴地说。

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村里作了统一规划,建设了老年房。“房子盖好了,路修好了,不踏泥了,住得也干净舒心,这辈子也值了。”村民李建昌说,他腿脚不方便,以前村里的路坑坑洼洼,经常栽倒,他自己都不敢出门。

近年来,十八里镇不断加大对民生工程的投入,特别在解决村民“出行难”问题上,修建“村村通”公路、自然村之间道路、自然村内主干道。在解决村民居住环境问题上,坚持以建设美丽乡村为主导,旧村改造为辅,逐步改善村民居住环境,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为民办实事”的承诺。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