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一方平安,他扎根基层,践行初心使命,推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更加完善,推动所在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迈入全市前列。他就是利辛县委政法委副书记、三级调研员郝伟,投身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全国先进工作者,蝉联六届“安徽省平安县”的直接参与者, 2021年“全市政法系统先进典型”获得者。
郝伟近照
用民谣宣传工作
“村镇县,联动办;公检法,组纪宣;信息畅,快移转;案三查,要从严;六方面,围绕干;扫黑恶,成效显。”这是郝伟自己创作的利辛县扫黑除恶“三字经”,让复杂的工作内容变得易于上口,好念好记,提高了扫黑除恶工作的知晓率。郝伟被亲切地称为“民谣书记”,他创作的扫黑除恶“三字经”“三十问”也在全省推广开来。
这些民谣是怎么创作出来的呢?郝伟说,这是对工作的所思、所悟,才有所获。走进郝伟的办公室,一个档案柜静静地伫立在墙边,一列整齐地摆放着理论书籍,一列整齐地摆放着曾经用过的笔记本,打开一看,密密麻麻的文字跃然纸端,映入眼帘,那是郝伟多年来对工作默默地注解。正是对工作有着深刻的体悟,对基层有着深厚的感情,对人民有着充分的了解,他才创作出那么多接地气的民谣,更好地宣传、开展政法工作。
郝伟身患糖尿病,每天都要按时服药,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期间,他每天的工作量很大,工作时间有时长达18个小时,最紧迫的时候从来没有在夜间12点前休息过。2019年11月20日,过度劳累加重了他的病情,开始出现胸闷,双腿发生瘙痒,血糖实在控制不住时,只能依靠注射胰岛素、输液来缓解病情。最终,他还是病倒了,但在医院治疗一个星期后,他不顾医生和家人的劝说又返回了工作岗位。曾经和他一起奋斗过的同志这样说:“郝伟这个年龄都在坚守,年轻人没有理由懈怠。”
用担当构筑平安
“一位农村老人攒了一些鸡蛋,拿到集上卖,结果收了张假钱,不但鸡蛋白送,还倒贴50元,老人老泪纵横。”郝伟告诉记者,假币的危害非常大,曾经亲眼看到的这一幕,让他坚定了打击假币的信心。当年,利辛县被列为全国打击整治假币违法犯罪重点县,郝伟变压力为动力,积极协调公安、金融等有关单位,从完善制度、优化机制入手,抓住关键环节,加大宣传打击力度,从根本上遏制了假币违法犯罪,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省、市反假办的好评。
“负责任是干工作的前提,哪里有短板,哪里就是政法工作的奋力点。”郝伟告诉记者,“盗抢骗”犯罪行为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极大威胁,为了更好地发挥“雪亮工程”的作用,他积极协调,将全县“雪亮工程”安装的10300个监控摄像头全部接入县、乡综治中心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综治中心和公安局110指挥中心联动指挥,形成对盗抢骗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合力,辖区内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违法犯罪案件大幅减少。
用奉献服务群众
刑释解戒人员、精神障碍患者等特殊群体是重点服务管理对象,为了让他们尽快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最大限度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郝伟可以说是绞尽脑汁。他牵头协调、指导县司法局、县公安局等部门做好刑释解戒人员、精神障碍患者的帮扶、救治、教育工作,严防发生现实危害。协调、指导团县委、县教育局等单位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对青少年弱势群体加强关心关爱和跟踪帮扶,推动形成全社会关爱青少年成长的良好氛围。
在脱贫攻坚期间,他在帮扶联系贫困户时,郝伟经常去看望他们,了解他们的身体情况和生活情况,发现他们需要什么,就给他们送去什么。“贫困户的情况都不一样,但都遭受过这样或那样的不幸,都要温情与关怀。”郝伟说,除了物质帮扶,他更关注贫困户的心理健康。
“要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就要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把群众大大小小的事情办好,把群众的矛盾纠纷调处好。” 在接待信访人的过程中,郝伟经常用《六尺巷》《黄香温席》传统文化故事感化当事人,使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
作为新时代的政法干部,郝伟以伟大梦想为灯塔,扎根基层,笃定实干,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