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地处安徽西北部,北与河南省商丘市相接,西接河南省周口市。随着近日商丘市出现多例新冠确诊病例,我市的疫情防控形势陡然严峻。
连日来,我市交通、公安、卫健部门及镇村工作人员,冒着高温酷暑,奋战在各个疫情防控查验点,筑起了一道道疫情防控的“防火墙”,倾力守护着亳州的“北大门”。
611b0985285f6_283f50e114c2184fe3ddcda176a56252
611b099c086ec_34c45288a080fd52bdef4012691a2181
我市在与商丘市的交界处设置查验点,对过往车辆进行严格查验
24小时守护亳州“北大门”
8月16日中午12时,G105亳州北查验点,李莹在路边临时搭建的帐篷里匆匆吃完盒饭,喝了一大口水,便向道路上快步走去。
“你好,请出示你的安康码和行程码,谢谢!”李莹举起手中的行程二维码,指导车内人员扫码。在她身旁的另一个车道,两名民警也在对过往车辆进行查验。发现中高风险地区人员立即劝返,行程码中显示近14天内途经过中高风险地区的,则需要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合格报告,不能提供报告的,将由工作人员对其现场进行核酸检测。
谯城区古井镇柳行村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宋集镇接壤,位于柳行村的G105亳州北查验点,守护的是亳州市的“北大门”,也是安徽省的“北大门”。
李莹来自我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自8月1日设立这个查验点开始,她就被派到了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同时,与其一样作为交通部门的工作人员,她的丈夫被派到了五马镇的一个查验点。
“我们分三组,工作三班倒,每组人员工作8个小时,夜里也要值守在这里。”李莹说,因为在治超站也要值夜班,所以她并没有觉得很辛苦,与平时的工作相比,不同的就是从室内转为了室外。“没啥,也就是比平时热一点。”李莹擦了一把汗说。
与李莹一起负责守卫这个查验点的有42人,其中除了交通部门工作人员外,还有公安派出所民警、交警以及医护人员。“还好这几天气温降了一些,前几天高温,我们查验点有两名民警中暑了,医护人员穿着防护服,在高温下更辛苦。还有一名交通工作人员怀孕五个多月了,也每天坚守在岗位。”市交警三大队大队长李运峰说。
过了桥就是河南商丘地界
李运峰指着查验点北边的方向告诉记者:“前面约200米处有一座桥,过了桥就是河南省商丘市的地界,柳行村村委会组织志愿者在桥的南侧也设置了一个疫情防控查验点,对步行及骑电动车过往的行人进行查验。”
记者随后前往这个查验点。远远地,便看到大桥南侧的道路两边各搭着一个红色的帐篷,虽然道路上空无一人,但“红袖章”们依然站在帐篷外,认真地向两边张望。
“你好,你们要去哪儿?”看到记者一行,一名工作人员警惕地询问。得知记者的来意,他们开始向记者介绍起这几天的经历。
“刚开始设置这个查验点的时候,行人很多,我们都得一一去查验。”柳行村村委会主任孙闻铎指着桥北侧说,“过了这座桥就是河南省了,因为我们村距离商丘市宋集镇只有1公里,所以很多村民都习惯到宋集去赶集,那边也有过来走亲戚的。我们就劝他们尽量少走动,赶集可以选择到我们的古井镇,非必要不出省。”
孙闻铎说,最初村民们觉得两个乡镇距离太近,步行或骑电动车来往走动不会有问题,经过劝说,讲解疫情防控相关政策,加上村里大喇叭循环播放疫情防控知识,村民慢慢也都理解。“现在一天都见不到几个人,有的走到这边,远远看到我们向他们摆手,他们就扭头回去了。”孙闻铎说。
虽然村民们的疫情防控意识已很强,但查验人员依然不敢放松警惕。“这个查验点的人都是我们村委会的,目前有25个人值班。”柳行村扶贫小组长林彩华说。
“我们女的上午6点上班,下午1点换班,他们男同志吃住都在这里。”林彩华带记者来到帐篷后面的方舱,记者看到,里面放着三张床铺,上面铺着席子和一床薄被。
“这里可是咱们安徽省的北大门!我们的任务非常艰巨,车辆需要查验,对待过往行人也要谨慎,我们不敢有一点马虎。”孙闻铎说。
高速公路出口成抗疫“前哨”
高速公路出入口也是疫情防控工作的“前哨”,我市在亳州境内的三个高速公路出入口都设置了疫情防控查验点。
8月16日下午一点半,济广高速亳州南出入口疫情防控查验点的值班班长何飞正站在亳州南出口处对过往车辆进行查验。去年疫情值班期间,何飞不慎摔倒,造成左脚脚踝骨折,直到现在仍然没有完全康复,左脚不能长时间站立,只能靠右脚支撑身体重量,但他依然坚守在抗疫一线。
“我们能上的人都上了,我也不能闲着啊!”何飞整了整身上的制服,坚定地说。济广高速亳州南出入口是车流量最大的一个高速出入口,何飞说,8月初这里每天查验的车辆有7000~10000辆,随着近期疫情形势的日益严峻及各地防控措施的收紧,现在有了明显减少,每天查验3000余辆。
在亳州北高速出口,随着河南商丘路口的封闭,这里的车辆较前几日有所增加。“这两天因为商丘高速下不去了,一些车辆选择从亳州北出口下,所以查验车辆每天增加大约400辆。”盐洛高速亳州北出入口疫情防控查验点交通执法人员刘仲运说,每个查验人员都不敢懈怠,紧绷着神经,对每一辆过往车辆进行认真查验,守护着亳州的“北大门”。
“请到这边来做核酸检测!”谯城区五马中心卫生院的医护人员程丽梅身穿防护服,对一名男子摆着手说。当天她已经在连霍高速亳州东出入口疫情防控查验点连续工作了16天。虽然查验点为医护人员安排了两个风扇,但防护服内的身体依然汗水直流。
“刚开始这边连电都没有,我也不敢喝太多水,因为需要做核酸检测的人很多,但是不喝水在高温下穿着防护服又会虚脱。”透过防护镜,程丽梅睁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说,虽然现在查验车辆有所减少,但做核酸检测的人每天依然有100多人。
在高铁亳州南站、亳州火车站,在市区国省县道路与河南交会处设立了每一个交通查验点,交通、公安、医护、镇村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在默默守护着亳州的“门户”,共同筑起疫情防控的“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