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打头”助增收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村民正在为菊花“打头”

亳州新闻网讯   八月份正是菊花“打头”的关键时期。连日来,在谯城区十河镇孙瓦村菊花种植基地,每天都有十几名村民穿梭在菊花田间,忙着为菊花“打头”,助力菊花增产增收。

“进入伏天,菊花的茎叶就会长得很快,需要及时把头去掉,这样不但能减少养分流失,还能增加菊花骨朵的数量和质量。”菊花种植基地负责人沈爱华说。沈爱华在谯城区大杨镇种植菊花多年,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一直想扩大种植规模。得知十河镇流转土地有政策扶持,今年他来到该镇流转了1000亩土地种植菊花。

菊花的栽种、管理、采摘需要大量工人,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家门口务工的机会。沈爱华说,种菊花最忙的时候是栽种和采摘,能提供150多个临时就业岗位。这样,农户不仅能拿到土地流转租金,还能在种植基地务工,再增加一份收入。“在这里干活,一天有90块钱收入,一年能收入好几千块钱。”正在干活的村民满意地说。

近年来,十河镇依托亳药花海项目地域优势,因地制宜,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种植模式,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同时,该镇结合为种植企业和合作社提供种植技术培训、劳务介绍等服务,增加周边农户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收入,更好地帮助群众致富。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