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疫情的影响,今年暑假不少家长取消了带娃出游的计划,孩子们有了更多的时间留在家里玩电脑、打游戏、看短视频……互联网如今已成为青少年生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融入他们的学习、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然而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助益青少年拓宽视野,了解更广阔的知识,丰富课余生活;但另一方面互联网上也有一些不良信息,如果家长稍不留意,就可能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如何让广大青少年在“清朗”的网络环境中安心徜徉,全社会都应努力。
据媒体报道,有的直播、短视频、公众号等存在涉及未成年人有害信息;有的浏览器、输入法等工具类应用程序会出现恶意弹窗;有的动画、动漫等频道存在不良内容;还有很多“饭圈”乱象误导青少年……花样繁多的“陷阱”,令人眼花缭乱。
如何净化网络空间,引导孩子们度过一个充实又有意义的暑假?国家网信办启动了“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网络环境专项整治活动,通过加强监管和严厉打击,让网络空间清朗、干净起来。国家有关部门的重拳出击和网络空间的自我净化相结合,确实可以解决部分问题,但想要“治标又治本”,笔者认为净化网络环境、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不仅是某一个部门的工作,也不是某一阶段的工作,还需要家庭、学校,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良好社会风气。
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给他们关心和爱护,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发现问题要及时沟通,积极解决,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学校要加强教育和引导,强化实施青少年学生的优秀网络素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网络法制和网络伦理道德观念,同时还可以通过搭建教育平台,改善校园生活,倡导建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倡导网络“绿色阅读”;全社会要强化青少年的网络道德自律和网络经营者的行业自律,营造更和谐的氛围。
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与未来,你我都应该自觉维护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为青少年的成长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呵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