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主持召开的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讲话精神,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工作部署,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加强政府对接
市政府于2020年底,分别与上海奉贤区、江苏连云港市、浙江衢州市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市委组织部选派57名干部赴沪苏浙开发区、企业跟班学习。谯城区政府与浙江温州龙湾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多渠道开展合作。
推动合作共建
我市所辖6个省级开发区与沪苏浙相关开发区签署合作协议20个,推动园区合作发展。今年7月开工的涡阳—永康共建产业园,正在加快建设,并已提前签约8个项目。亳芜现代产业园区与浙江头门港经济开发区合力打造的亳芜五金机电产业园项目,一期工程年底可完工并投入运营。
强化招商引资
我市积极开展“招商项目落地集中攻坚月”和“项目建设进度集中攻坚月”活动,着力推动精准招商。2020年以来,全市新签约来自沪苏浙亿元以上工业项目96个,协议总投资约377亿元。其中,今年1-7月新签约项目48个,协议总投资约182亿元;新落地项目25个,协议总投资约45.59亿元。中国中药控股公司中成药生产、韵达亳州现代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推动教育合作
我市教育部门与连云港市教育部门签署了合作协议。全市22所学校与沪苏浙地区学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推动学校管理、教学教研上水平。亳州学院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合作共建的亳州学院中医药学院,正在加快建设。
文旅携手发展
今年4月,我市成功举办2021亳州高铁文化旅游推介会上海站活动,吸引上海籍游客乘高铁来亳旅游。安徽涡河文旅集团与南京夫子庙文旅集团签订合作协议,成立运营管理公司,已托管运营涡阳文化艺术中心。
就医直接结算
我市已实现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6631家医疗机构异地就医门诊、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全覆盖”。12家市县区医疗机构与沪苏浙医疗机构、企业、联盟签订合作协议19项;市医保局探索完善慢性病服务管理,简化鉴定手续,实行病种“双互认”。
人社合作广泛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与沪苏浙10个地市签订劳务合作和人社工作合作协议。我市率先在全省实现文化旅游领域“一卡通”应用区域统建,在以社保卡为载体的居民服务“一卡通”建设方面走在长三角区域前列。6月20日,我市组织召开长三角区域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协商发展论坛,20家人力资源企业签约入驻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建立政务服务
市数据资源局牵头与沪苏浙4市8县签订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合作协议,实现与长三角所有城市公安类电子证照互认互通、医保“一卡通用”;依托企业联办服务平台,探索推动我市“一企一码”改革试点。市公管局探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评定分离”。市城市管理局与沪苏浙3市签订了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结对共建协议,推行涉水涉电涉气外线连接工程行政并联审批。
推动协同创新
亳芜现代产业园区与上海大学签署了校地产学研合作协议。涡阳县与江南大学签署“三区”人才合作协议,推动涡阳黑娃食品与江南大学合作创建研发中心。上海含量无忧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在我市设立中药材检测公司并投入运营,继续与亳州高新区合作开展中药配方颗粒质量及工艺标准研究。今年7月,长三角特殊食品安全监管会商交流会在我市召开,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共同签订了特殊食品安全监管交流合作框架协议,在特殊食品监管联动协作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
实现蔬菜直供
全市建设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17家,已有7家通过省级认定。蒙城县成为我省首家“上海市外蔬菜主供应基地”,今年基地面积已发展到5.3万亩。我市成立上海市安徽亳州绿色优质农产品展销中心,举办亳州市绿色农产品(上海)展销会。今年上半年,全市销往沪苏浙地区农产品109.1万吨,销售额92.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