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欠薪,让劳动者劳有所得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自11月1日起至明年2月16日,市人社局联合住建、交通、水利等行业主管部门,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根治欠薪冬季百日攻坚行动。

(《亳州晚报》11月10日报道)

每到春节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就会时常出现。劳动者的付出,理当获得劳动报酬。这些年,相关部门在治理欠薪问题上重拳频出,如“恶意欠薪入刑”、将拖欠农民工工资列入“黑名单”等等,然而,恶意欠薪的“跑冒滴漏”现象并未绝迹,在建设工程领域和餐饮服务等行业相对明显。加大对欠薪行为的打击,对于保障基本民生,弘扬社会正气,建设和谐社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治欠薪,需要相关主管部门建立和完善常态化的监督管理机制。一方面,要发挥“黑名单”的作用,让“企业信用”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使联合惩戒效果更加明显,让用人单位不敢欠,同时要通过建章立制,规范工资支付行为,让用人单位不能欠、不想欠。另一方面,要立足长远,在“放管服”上下功夫,尤其是在当前疫情防控的新形势下,提高企业应对经营风险的能力,解决好就业、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等问题,从根本上消除可能导致欠薪的各种隐患。

根治欠薪,需要用人单位积极承担法定义务和社会责任。作为劳动报酬的支付主体,用人单位要积极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相关义务,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效益好的时候,固然需要按期支付;效益差的时候,也要千方百计保障劳动者的报酬按时到位。这关系到众多家庭的生计,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马虎不得。

根治欠薪,还需要劳动者时刻紧握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入职后试用期多久?待遇包括哪些方面?用人单位如不按期支付工资该怎么办?……这些和自身息息相关的问题,劳动者要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提前做好“功课”,做到心中有数,一旦出现遭遇欠薪,就可以利用搜集好的证据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至于在被要求提供劳动证明材料的时候两手空空。

笔者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最终形成不敢欠、不能欠、不想欠的氛围,让每一位劳动者都能劳有所得,领着工资高高兴兴地回家过年。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