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谯城区“扫黄打非”纳入邻长制谋新篇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今年以来,按照市“扫黄打非”工作部署,谯城区加大将“扫黄打非”纳入邻长制工作力度,充分利用基层平台资源,以当前中心工作为着力点,深入推进“扫黄打非”向基层走深走实。

十八里镇“扫黄打非”联络站对三长开展“扫黄打非”业务培训。谯城区委宣传部供图

一、“扫黄打非”纳入邻长制,实现基层综治联动联治。 

谯城区将“扫黄打非”纳入“社区、村-片-组-邻-邻内群众”的邻长制组织体系,实现社区、村党群服务的日常化、精细化。通过严把素质关口、选好“责任人”、划好“责任区”,选拔1431名“三长”纳入“扫黄打非”队伍。组织开展“扫黄打非”业务培训45次,参与“扫黄打非”宣传344次,文化市场检查171次,着力提升了“三长”对非法出版物和有害信息鉴别能力、抵御低俗节目和文化侵袭能力,增强了基层综治中涉黄涉非案件线索发现能力,为平安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立德镇邻长组织开展“扫黄打非”进校园活动。谯城区委宣传部供图

二、“扫黄打非”纳入邻长制,实现疫苗接种共建共治。

谯城区将“护苗·2021”专项行动与“三长”组织青少年疫苗接种工作有效结合起来,利用当前疫苗接种排查信息契机,组织“三长”对12—17周岁的青少年集中开展“扫黄打非”知识普及活动141次,引导青少年树立绿色阅读,健康上网的理念。

邻长与新时代文明志愿者在龙扬镇冯随小学开展“绿书签”进校园活动。谯城区委宣传部供图

三、“扫黄打非”纳入邻长制,实现文明创建齐抓齐治。

谯城区充分发挥邻长制基层组织作用,将“扫黄打非”工作与文明创建等工程紧密结合,组织“三长”参与开展移风易俗、“谯城好人”“好媳妇好婆婆”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224次,建立道德激励约束机制,形成向上向善的文明乡风。积极构建农村基层思想引领的新阵地,进一步推动“扫黄打非”纳入村规民约。充分利用“三长”宣传优势,深入社区、村宣传远离侵权盗版等非法信息,增强群众“不买、不读、不用、不传非法出版物”的自我约束意识。

谯东镇“三长”开展文化市场检查。谯城区委宣传部供图

(通讯员:李娜 编辑:蒋海涛 审校:丁静)

(责任编辑:蒋海涛)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