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明春,亳州安全生产不“降温”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近日,市安委会办公室下发通知,对今冬明春安全生产工作进行部署,加强我市安全风险防范工作,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发生。市安委会要求,各县区、各部门要紧盯重点,深入开展今冬明春安全生产大检查。

交通运输安全整治

要针对农村地区道路交通事故隐患突出、运输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力、拼车包车超员载客违法行为屡禁不绝、极端恶劣天气多发频发等突出风险,开展交通运输隐患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工作。

要针对冬季雨雪、冰冻、雾霾等天气和春运特点,完善道路交通应急预案,提高道路交通预警应对能力,加强事故多发易发路段、危险路段隐患排查,坚决杜绝未经验收道路投入使用。

要增设流动执勤点,加强路面管控,特别是大雾等恶劣天气和春节前后车流量剧增时路面管控,紧盯“十二类”车辆,严厉查处“三超一疲劳”、酒驾、醉驾等交通违法违规行为,形成严管态势;

要加大对水上交通安全检查,严厉打击“三无”船舶和非载客船载客等违法行为,杜绝超载行为,严禁在大雾及能见度达不到通航条件下冒险航行和渡运。

消防安全整治

要分地区、分行业,紧盯大型商业综合体、宾馆饭店、公共娱乐、医院、养老院、文博单位、劳动密集型企业等人员密集场所,全面开展整治,重点整治违规使用易燃可燃材料装饰装修、违规动火动焊、私拉乱接电线、占用疏散通道、损坏消防设施等问题,督促落实严防严控措施,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要加大对工业园区、特色小镇、小微企业、群租房、出租房、“三合一”“多合一”等火灾高风险场所的治理,严查违章搭建、违规操作、违规住人、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等突出问题,严防“小火亡人”,对防火设施不健全、不具备防火安全条件和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生产经营单位要立即责令整改,整改后仍达不到安全条件的要依法关闭,坚决遏制群死群伤火灾事故发生。

建筑施工安全整治

要以预防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坍塌、起重伤害、触电等事故为重点,加强对在建工程大跨度、深基坑、脚手架、大型起重机械等的安全检查和监管,严查抢工期、抢施工进度,严厉打击违法分包转包行为。

特种设备安全整治

要以电梯、大型游乐设施及涉氨制冷企业、城镇燃气经营单位为重点,开展电梯、气瓶及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游乐设施、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安全执法检查,督促使用、维保单位加强日常检查和检修维护。要严厉打击液化气瓶的非法充装以及涉及公共场所安全特种设备的无证使用等非法违法行为。

旅游安全专项整治

要结合冬季旅游和春节假期旅游高峰的特点,及时发布景区交通、气象、客流等相关信息和预测预报,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和措施,做好各项安全保障工作。加强对景区道路、客运车辆、旅游路线、民宿等的隐患排查,完善各类安全设施和防护措施,确保旅游安全。

城镇燃气专项整治

要突出抓好液化石油气瓶装供应站建设和餐饮场所强制安装可燃气体泄漏报警装置工作,严厉打击非法倒装、经营、充装液化气行为,要全面排查燃气使用环节、充装环节和运输环节的安全隐患,严防事故发生。

城市运行安全整治

要全面排查城市规划、建设和运行方面的风险隐患,突出老旧房屋、市政工程、道路桥梁、隧道、管道燃气、地下管网、渣土堆场、高层建筑、广告牌等安全问题,到点到位建立清单,严格整改。尤其要强化城乡房屋使用安全隐患排查,对未按设计用途使用房屋、擅自变动房屋建设主体和承重结构的,依法依规严肃查处。

危化品专项整治

要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使用、运输和废弃处置等各个环节的安全监管。尤其要加大成品油市场的打非治违力度,严查非法加油车、加油点等问题,坚决防止中毒窒息、火灾爆炸等事故。工贸、学校、电力、煤矿、农业农村、水利、森林防火、有限空间等其它行业领域也要全面开展大检查。

市安委会要求各县区、各部门要强化应急值守,加强协调联动,健全完善应急预案,组织开展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综合演练和专项演练,检验预案实战性,确保预案管用实用。严格落实24小时在岗值守、领导带班以及责任追究制度,严格事故信息报送,坚决杜绝事故迟报、漏报、瞒报和谎报。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全面提升风险防范能力。

(记者:赵琳琳 编辑:丁静 审校:蒋海涛)

(责任编辑:丁静)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