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乡村振兴局挂牌半年,“衔接”得如何?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今年5月28日,也即半年前,安徽省乡村振兴局挂牌成立。从“扶贫办”到“振兴局”,机构变迁的背后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必须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

如何有效衔接,

做了哪些方面衔接?

11月30日举行的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省乡村振兴局副局长朱永东给出答案。

朱永东表示,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党中央赋予乡村振兴部门新的光荣使命。为此,省乡村振兴局深入谋划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具体而言做好六个方面衔接。

↑ 资料图 | 来源:视觉安徽

理念思路衔接

省乡村振兴局将全省104个县(市、区)分成先行示范区、正常推进区和持续攻坚区三类,梯次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产业扶贫”向“产业兴旺”转变、“改善人居”向“生态宜居”转变、“移风易俗”向“乡风文明”转变、“夯实基础”向“治理有效”转变、“稳定脱贫”向“生活富裕”转变。

政策体系衔接

印发我省有效衔接实施意见,今年以来针对国家层面出台的47项衔接政策(含5个延续性政策),省级层面已配套出台37个政策文件,尤其是做好土地支持政策衔接,过渡期内制定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时,安排不少于5%新增建设用地专项计划指标,保障乡村重点产业和项目用地,专项指标不得挪用。这些政策形成指导推进工作的“四梁八柱”。

领导体制和工作体系衔接

坚持五级书记抓的工作机制,推动各地从五级书记抓脱贫攻坚转向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健全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构建责任清晰、各负其责、执行有力的乡村振兴领导体系。

今年5月省乡村振兴局挂牌后,16个市及所辖县(市、区)乡村振兴部门全部于6月10日前完成挂牌,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机构保障。

帮扶工作衔接

省乡村振兴局会同省委组织部等单位选派第八批驻村干部9840人、驻村工作队3332支,到一线工作,继续做好定点帮扶和县域结对帮扶工作。同时,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会同工商联等单位启动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商协会等持续开展村企结对共建,助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项目资金衔接

过渡期内原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调整为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2021年中央财政安排41亿元衔接资金,我省安排32.32亿元衔接资金,保持总体稳定并超过了2020年水平,市、县两级也都达到了这一要求。

考核方式衔接

坚持严格考核的总基调不变,省级层面比照国家做法,以“后评估”方式对各地工作进行评价,并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列为省政府目标绩效考核、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通过分片座谈、视频会议、专项调度、约谈提醒、暗访调研等方式,加强工作调度和实地督导,持续压实各级各部门责任,及时发现解决各类问题。

↑ 资料图 | 来源:视觉安徽


(责任编辑:丁静)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