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菜篮子”拎得更舒心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改造后的菜市场环境干净整洁

亳州新闻网讯 “现在的菜市场环境一点不比大超市差,在这里买菜吃着放心。”12月20日早上,在亳州高新区紫苑路菜市场,市民李广富边选购蔬菜边向记者夸赞市场干净整洁的购物环境。

记者了解到,紫苑路菜市场是政府投资兴建的惠民工程,建筑面积4874.6平方米,共设置166个摊位,主要经营果蔬、蛋禽、水产品、牛羊肉、冷冻食品、豆制品、卤味等,2016年4月投入使用。为了进一步改善市场环境,亳州高新区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对紫苑路菜市场进行了升级改造。

摊位重新出新、安装非机动车车棚、维修路面、施划停车线、增设保安岗亭、安装微型消防站……一系列改造措施完工后,紫苑路菜市场内外环境发生很大改变。记者看到,前来买菜的市民自觉把电动车停在非机动车车棚里,过去乱停乱放现象明显改善。

与此同时,改造后的市区光明路农贸市场也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家在御花园小区的王秀兰几乎每天都要到光明农贸市场买菜,“现在退休了,在家看小孩,菜市场是我去得最多的地方。市场环境好了,咱老百姓买菜更安心了。”王秀兰开心地说。

良好的市场环境也让商户们对未来发展的信心更足了。商户张慧已经在光明农贸市场经营了七八年,看着市场越变越好,她的干劲更大了。“菜市场关系着市民的饮食健康,好的环境能吸引更多的客流,大家的生意也会越来越好。”张慧说。

光明农贸市场负责人李先志介绍,市场是2009年建成的,上下两层面积约6000平方米,由于运营时间长,设施老化,需要进行升级改造。这次改造内容包括,更新消防管道和设施,增加楼梯宽度和扶手,重新粉刷墙壁,更新外立面和门头。对原有的市场业态进行调整,实行分区经营,并重新安排分区功能,新的业态分布更加合理。

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政府出资对光明农贸市场周边硬件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对北侧非机动车停车场和南侧机动车停车场及西侧道路实行了“白加黑”改造,重新施划停车线和地面标线,更新窨井盖,更新外立面。

“不仅环境变好了,停车也方便了。”在光明农贸市场西侧经营水产生意的李海峰说,这次改造非常注意细节,他门前新换的窨井盖下边配有箅子,杂物进入窨井盖后会被箅子拦下。箅子可拆卸,能单独拎出来倒掉里面的垃圾。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今年我市主城区新建、配建、改造提升菜市场共25个,新建三角花园、蔷薇路菜市场等5个菜市场,改造光明农贸市场、紫苑路农贸市场等5个市场,配建柴家沟、前李还原小区等菜市场15个,菜市场内外环境进一步优化,群众的“菜篮子”拎得更舒心更安心。 (记者 李鹏 文/图)

■小贴士

新建改建菜市场

菜市场是市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服务设施。针对我市中心城区农贸市场数量较少、覆盖区域面积偏小,菜市场标准偏低、设施陈旧落后、环境脏乱差等问题,我市计划从多个方面推进中心城区菜市场改造提升工作。

2019年,亳州市印发《亳州市中心城区菜市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工作方案》,提出“2019-2021年完成新建(配建)、改造、提升30个城区菜市场、100个小区菜店”的总体目标任务。通过改造提升现有菜市场、新建配套菜市场、淘汰露天菜市场、取缔骑路菜市场等方式,实现亳州市中心城区菜市场环境整洁化、布局合理化、功能完善化。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