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委改革办印发了《2021年度全省十大改革案例》,“亳州市‘免申即享’平台让政策红包自动落袋”成功入选,我市已连续两年获得全省十大改革案例表彰。
为解决企业对惠企政策找不到、读不懂、不会办、往返跑和政策兑现主管部门主观性强、审批程序多、易滋生腐败等问题。去年以来,我市建设了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平台,让政策红利精准直达企业,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成为惠企暖企亲企直通车。
我市运用改革办法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建立完善并全面提升“1+2+3+4+N”的“免申即享”工作模式:搭建1个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平台,建设政策条件库和市场主体画像库2大数据库,梳理名单类、条件类、暂时难以数据化类3类政策清单,实现惠企政策兑现由“企业找政策”向“政策找企业”、企业被动申请向系统自动匹配、人工层层审核向平台自动审核、政策制定粗略预估向科学精准测算4个转变,分批分层上线N项“免申即享”惠企政策,做到“应上尽上”“能上快上”,实现“政策大红包自动落袋”。
通过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平台建设,有效打通了政策制定、申报、兑现等环节的“梗阻”,优化了营商环境。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平台通过政策“大数据”与企业“大数据”的双向匹配,精准锁定符合政策条件的企业名单,主动将政策服务短信分发至企业进行确认,能够有效解决政企信息不对称、政策知晓率低等问题,真正做到“吃干榨净”惠企政策。
通过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平台,我市企业足不出户“一键领取”惠企资金、助企“免申兑”“零跑兑”,企业无需再搜集政策信息、准备申报材料、紧盯受理时间,大幅减少企业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真正让企业多用精力跑市场、少费功夫跑政府。
在部门审批中,“为熟人破例”“有人情好办事”等问题时有发生。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平台通过优化审批流程,自动核查企业信息,并结合信用等级评价结果和企业“黑名单”,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由系统自动审批代替相关部门审批,最大可能避免审批过程中人情因素的影响与干扰。
情况掌握不全、数据更新滞后、企业需求不清一直是政策制定部门的难点、痛点问题。“免申即享”平台中的政策测算系统,进行智能模拟,可以帮助部门核算出符合预设条件的企业数量及所需资金,让奖补范围更聚焦、更精准。
截至目前,我市“免申即享”平台已上线市、县(区)两级“免申即享”政策1178项,发放各类奖补资金15639.2万元、惠及企业7853家。我市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落实好纾困惠企政策,确保各项纾困措施直达基层、直接惠及市场主体”重要指示,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
记者:汝平 通讯员:卢健
编辑:丁静 审校:蒋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