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黑除恶当先锋 牢记使命践忠诚 ——记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蒙城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杨磊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从警20年来,参与破获犯罪案件1200多起,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300多名,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000多万元,始终奋战在打击犯罪、守护平安的最前沿。积劳成疾,突然犯病昏迷,做了两次成功的脑颅手术,才算保住了性命,如今的他经过刻苦的康复训练和短暂休养后,身体刚有所恢复,就主动申请返岗,积极投身到形势严峻的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中,用一颗赤子之心继续书写人民警察的忠诚本色。他就是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蒙城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中心负责人杨磊。

杨磊在查阅案件资料

反电诈队伍的“新兵”

“您好,这里是蒙城县公安局反诈中心,请问您最近有没有再次接到可疑电话?国家反诈中心APP安装了吧?千万不要相信那些高薪刷单……”1月4日下午,蒙城县公安局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中心内,工作人员正有序拨打系统提示的曾经接到过诈骗电话的市民手机号码,再次提醒机主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最近一段时间,工作人员平均每天要拨打约300条反诈预警电话,工作量大时,一天甚至要拨打近600条反诈预警电话。”在督促同事做好反诈预警工作的同时,杨磊又抓紧联系该县庄周街道政通社区人员,继续走进“六里小区”,开展反诈宣传工作。

“政通社区是城南最繁华的一个片区,辖区重点场所众多,外来人口多,人员流动性大,社会治安状况复杂。去年七八月份,该社区曾因电信网络诈骗警情连续多发引起关注,经过近段时间的综合治理,去年十月以来,该社区电信网络诈骗警情明显下降,甚至出现一个月度内零发案的良好效果。”杨磊介绍,针对政通社区的实际情况,他带领民警主动对接社区,并协调多家单位,针对辖区内重点场所、重点部位、重点单位,开展有针对性的线上线下宣传,大力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极大程度地降低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

“我们饭店的出入口、餐桌、收银台等处,都按照要求,张贴了明显的反电诈宣传提示,同时要求服务人员积极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效果很好。”位于政通社区的徽芗宴酒店负责人说。

“前期社区有被骗的居民,多的被骗60多万元,主要还是防范意识不强。”政通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小叶说,后期通过杨警官带队多次上门指导,社区反诈宣传工作得到极大提升,辖区居民通过视频、条幅、宣传海报等形式,对电信网络诈骗有所了解,居民受骗的现象已经很少见了。

“去年以来,我们共拨打反诈预警电话10000余条,并全部成功。为被害人追回被骗资金300余万元,抓获各类涉诈犯罪嫌疑人224人,移送审查起诉108人。政通社区的经验做法被广泛借鉴,全县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成效明显。”杨磊告诉记者,蒙城县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联席会议成立以来,以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为抓手,建立全县反电诈一级宣传指挥群,扎实推进行业治理,大力开展反电诈宣传预防工作,切实提高群众预防电信诈骗的意识和本领。据统计,大力推进国家反诈中心APP安装使用的三个月里,全县电信诈骗警情环比持续下降,全县反电诈工作机制基本形成。 

“反电诈工作必须强化源头预防,在继续大力推动国家反诈中心APP安装工作的同时,我们还要进一步创新反诈宣传形式、增强预防效果,强化重点打击力度,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杨磊说,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依然严峻,作为一名反电诈工作“新兵”,他将更加努力工作,不断创新,为全县反电诈工作搭建快速高效实用的工作平台,努力实现电信诈骗发案数、群众损失下降,破案数、追赃挽损数、查处违法犯罪人员数上升的目标。

突如其来的意外

一谈起工作,40出头的杨磊总是充满热情。要不是额头两侧因颅脑手术留下的醒目疤口,没人会相信,这个看起来身体健壮、思维敏锐的男人,曾经和死神擦肩而过。

“不管是家人还是朋友,他们都认为我是一个铁人。说杨磊身体出问题了,他们都不相信,说实话,我自己开始都不信。”杨磊笑着说,2020年六月下旬就感觉头疼,因为平时血压略高,加上当时工作强度比较大,认为是休息不好引起的,就没有太在意。到了八月中旬,连续头疼十多天,实在坚持不了,“坐都不能坐,你说咋上班。然后我向领导请假,市局领导了解情况后,让我立即联系医院做检查。”

杨磊后来通过南京的专家了解到,自己患的是“硬膜下血肿”,双侧血肿,左侧较轻,受损伤的主要是右脑,受影响的是左肢。“好在人没憨没傻,要不然,这一家子人咋办啊?”杨磊开玩笑地说。

事后,很多朋友都说杨磊幸运,抢救及时,因为他是在专家问诊时,突然陷入昏迷,当时就进行了抢救。但主治医生却不这么认为,他认为杨磊太大意了,要是在刚发现病症时就及时就医,也许就不会发展这么严重,也许连颅脑手术都省了。“我当时是从蒙城抽调到亳州办案,专案组本来人就少,让我去和领导说头疼请假,我自己都觉得矫情,怎么好意思跟领导说啊。”杨磊笑着说。

虽然说着轻松,但当时的场景确实很危险。杨磊昏迷后,医院立即组织抢救,经过7个多小时的手术,杨磊的命算保住了。杨磊的昏迷状态持续了半个多月,其间很多领导和朋友都去看望他,但现在他说自己真的想不起来,“就像断片的感觉,很多事对不上了”。杨磊的三个“发小”到病房去看他,看他头上包着布、插着管子,就问杨磊知不知道他们是谁,听到杨磊把他们的大名、小名都说了,他们很高兴。可当听到杨磊突然冒出的“你们三个到屋里把笔录做一下”时,三个“发小”当时就傻了,然后就在病房外哭了起来。

等到杨磊出院时,他的生活轨迹也彻底变了样,就连曾经简单的上下楼动作,也不得不变为双手扶着扶手,一步一瘸地慢慢挪动。尽管如此,杨磊并没有放弃。“当时除了做高压氧改善脑损伤外,就是自己多做些肢体恢复锻炼,想着能早点好起来。”杨磊回忆说,他当时就相信,通过治疗和刻苦锻炼,一定能再次回到他热爱的刑侦岗位。

刑警队的“拼命三郎”

“杨磊是一个天生的刑警,一遇见案件就兴奋,加上出色的个人能力和‘拼命三郎’的奉献精神,只要接过案子,就是不破案件不收兵,必须加班加点地把案子破了才行。”作为曾经同在刑侦大队城关责任区中队共事的战友郭振如是说。 

2001年,杨磊考录为人民警察,刚参加公安工作不久就被分配到刑侦大队,当了一名侦查员。他勤学善思、潜心钻研,把工作当作事业来做。在同一批进入公安队伍的同事当中,他第一个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20年从警生涯,无论是青涩新警还是“专家侦探”,或是带队领导,他始终奋战在打击犯罪、守护平安的最前沿。他参与破获犯罪案件1200多起,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300多名,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000多万元。他先后主办和侦破了“蒙城县西关街杀人碎尸案”“魏某等人贩卖毒品案”“城区系列砸车窗盗窃案”等一批影响极其恶劣的大案要案。

2016年8月,杨磊负责“蒙城县西关街杀人碎尸案”的主侦工作。案发第一时间,他就通过重要线索研判,确定了来自河北省承德市的租房者李某彬有重大作案嫌疑。8月21日,专案组一行连夜赶往河北承德。在当地公安机关的全力配合下,很快从一工地上将涉嫌故意杀人的李某彬抓获。犯罪嫌疑人李某彬到案后,对其因情感生活琐事杀害宋某某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杨磊主办的该案被安徽省公安厅评为“基础信息化应用经典案件”。

“抓捕的时候,基本都是杨哥靠前冲。”民警任晓飞说,之前杨磊带他一起到湖州抓捕一名砸车窗盗窃嫌疑人。嫌疑人当时和十多人一起在KTV唱歌,考虑到力量悬殊,杨磊决定在KTV门口蹲守,直到嫌疑人出来接电话时,杨磊迅速出击,将其抓捕,并借了朋友的便车,连夜将嫌疑人带回蒙城。城区系列砸车窗盗窃案就此告破。

“那是因为我体格在这里,身材最魁梧,肯定是我上啊。”杨磊解释说,“队里年龄较大的老兄都四五十岁了,我要照顾他们;年龄比我小的,还都太年轻;我觉得自己是中坚力量,我不上谁上呢?”

20年来,杨磊在一起起案发现场奔波不停,与一个个凶恶的歹徒英勇搏斗。他热爱刑侦这个职业,也在这个岗位上做出了诸多成绩。他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三等功2次,被评为“全国公安百佳刑警”“安徽省最美基层民警”“安徽省十大忠诚卫士”等。

为警旗增添新光彩

生病以后,有人建议杨磊,去和领导说说换个文职。每当此时,他总是说,“我还是想干刑侦,我热爱这个行业,能够实现自我价值,成为老百姓需要的人。”

2018年10月,作为全市公安机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审讯专家组的成员,杨磊被抽调到市公安局驻涡阳县扫黑除恶帮扶工作组工作。在近一年里,他发挥审讯专家特长,沉着冷静,运用多角度的审讯策略,昼夜奋战在一起又一起的案件中。通过他和同事们的不懈努力,多起涉黑涉恶案件不断取得重大突破,获得了丰硕的战果。

丰硕战果的背后是专案组成员长期超负荷的工作强度和无规律的生活节奏,作为其中一员,杨磊经常加班加点分析案情、调查讯问,连续长时间和高强度的工作,让这个壮汉感到身心疲惫,身体严重透支,最终积劳成疾导致颅内出血。

“险些失去了一位好兄弟、好战友。”郭振介绍,刑警工作的特殊性,要求他们常常熬夜加班、出差查案,一个案件在外面待上十天半月非常正常。“五加二”“白加黑”夜以继日的工作模式,对过去的杨磊来说更是家常便饭。

“近年来,蒙城公安在扫黑除恶、打击犯罪、服务群众等方面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人物,杨磊正是这个先进群体的代表之一。”蒙城县公安局副局长张诗军表示,该局将继续坚持以党建为统领,打造绝对忠诚、素质过硬的公安队伍;以提高能力为抓手,不断提升公安队伍打击犯罪、扫黑除恶和服务群众的能力素质;以激发活力为动能,点燃公安队伍干事创业的激情,维护好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杨磊的家人一直很支持他的工作,知道他办的案件都关乎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总是希望他能尽早破案。“我们一家都支持他的工作,因为认识他的时候,就知道他是个警察,他有他的使命,也明白警察忙起来常常是没日没夜,但还是希望他能尽量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尽可能地多陪陪家人。”杨磊的妻子朱黎黎说,“他身体刚恢复一点就去搞反电诈工作,他说有很多受害人等着他去帮助,然后又顾不上家了。”

“我是众多刑警中的普通一员,做了自己分内的工作,组织上却给我了诸多的荣誉。我唯有更加努力工作,才能不负厚爱。”杨磊说,在今后的工作中,他将把荣誉当作激励和鞭策,牢记入警誓词,全心全意为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努力工作,为警旗增添新光彩。

快评

不忘初心源自热爱

20年刑警生涯,杨磊始终奋战在打击犯罪、守护平安的最前沿,即使在昏迷倒下,“捡回一条命”后,依然还是想继续当刑警。

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他把守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打击犯罪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当成自己的重要使命,通过日复一日的训练与实战,长年累月的奉献与坚守,把从警誓言落到实处,在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征途上,贡献了属于自己的一份刑警力量。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