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流失耕地 我们在行动

我市坚决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记者昨日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了解到,我市近日印发了《关于做好“找回”流失耕地工作的通知》),明确按照系统分析、分类处置的原则,“找回”流失的耕地,严守耕地红线。

《通知》指出,要利用“三调”和年度变更调查成果,比对卫星影像,对“二调”为耕地且“三调”为林地、园地、坑塘水面等地类进行梳理,同步摸排设施农业用地、临时用地、未整改到位的违法用地情况,全面掌握耕地流失的方向和底数。建立以县级为单元的流失耕地台账、分布图,以及精准到具体地块的流失耕地矢量数据库。

《通知》强调,耕地保护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要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严格落实上级对耕地保护的决策部署。针对全市耕地面积逐年持续减少的情况,要压紧压实各级党委、政府耕地保护的主体责任,坚决遏制新增流失耕地,对已经违法占用耕地的,要依法依规进行整改,切实“找回”流失耕地。

《通知》要求,要分类处置“找回”的流失耕地。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下发时间为界限,按照坚决遏制新增、稳妥处置存量的原则分类制定相应整改措施和耕地恢复计划。以“三调”中标注为即可恢复和工程恢复的农用地为“找回”耕地的主要来源,对两文件下发前,已经在永久基本农田和高标准农田种植林果、苗木、草皮和挖塘养鱼的,要全面落实国家部署和要求,逐步恢复种粮或置换补充;对两文件下发后,新增问题一律以零容忍的态度依法依规及时整改到位。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