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综合利用 守护碧水蓝天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前些年,只要小麦快收割完,天空立马变得灰蒙蒙的,眼睛也酸的直流泪。”5月28日,利辛县孙庙乡孙庙社区罗新材说道,“近几年小麦还未收割,村里面的干部就早早的下来宣传禁烧秸秆了,夏收时节的空气再也不呛鼻了。”

每年五月下旬都是小麦即将成熟的时期,同时也是秸秆禁烧的关键准备时期。近日,孙庙乡和往年一样召开午季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部署会,成立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科学划分禁烧网格、实行属地管理、落实以地定责,强化检查督查、严格兑现奖惩。乡、村两级干部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切实扛起责任担当,确保夏收期间,实现“零火点”,为防治大气污染贡献力量。

“之前群众都是把秸秆就地焚烧或者倾倒在沟渠河边,焚烧的秸秆产生的烟雾,减低能见度,增加了交通安全隐患和火灾隐患,加上临近高考,浓烟产生的刺激气味可能会影响考生在考场的发挥。”乡党委副书记江文静介绍道,“而且丢弃在河里的秸秆,也会污染水质和破坏水生态环境。”

“河清、水畅、景美、天蓝”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群众的最大福祉,走生态宜居高质量发展,秸秆综合利用是必经之路。从2021年打赢脱贫攻坚战,孙庙乡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围绕生态环境治理,清河道、治污水、防烟尘,尤其是一年两季秸秆禁烧,乡、村两级干部近两百号人全部参与,确保全乡6.4余万亩耕地的秸秆打捆离田,回收利用,而不是一烧了之,污染大气环境和水环境。

“秸秆禁烧的成果是肉眼可见的,现在的小麦收割期间,天是蓝的、水是清的、空气是飘着麦香的。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我乡正在生态振兴的道路上昂首阔步,致力于打造生态宜居的美好孙庙。”乡党委书记孙同奎说道。(通讯员:翟国国)


(责任编辑:丁静)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