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网讯 利辛县马店孜镇东门社区和孙刘村都是2016年出列的贫困村,两村位置相邻。前些日子两村为了发展村级产业伤透了脑筋,一个村里苦于没有地,一个村里苦于没有钱,这可愁坏了两个村的第一书记。
“孙刘村现在是我们中咨公司帮扶,我们单位筹备了400万元的资金用于发展村里集体经济,2月份时我想把大棚种植搞起来,但是本村没有设施农用地,项目落不下来,我捧着钱花不出去。”中咨公司下派干部、孙刘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刚苦笑着说,到镇里跑了很多次,都没有办法解决。“后来也巧,我在镇里汇报工作时,邻近的东门社区书记宋岚也到镇里来了,她向镇里借钱,也是为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正好她缺钱我缺地,就这样党委给我们牵了一条线,“让我们互通有无、共同合作,实现双赢”。
现在孙刘村的10个钢构大棚已架设完成,占地面积9720平方米,主要用作食用菌生产及加工。2022年预计带动孙刘村、东门社区村集体经济增收6万元,带动20户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农村产业发展,集体经济是重要抓手。发展壮大农村村级集体经济,就要打破固有思维桎梏,通过盘活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要素,积极探索集体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孙刘村、东门社区合作的生态农业食用菌生产深加工示范基础项目,就是盘活资源要素的一个典型案例。马店孜镇将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推进产业发展,促进群众增收、地方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