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文明城市曝光台】泳池那些不文明行为,你有吗?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近日天气温度愈来愈高,在凉爽的泳池中畅游成了不少市民消暑的运动之一,记者走访了市区内不少游泳馆,发现各个游泳馆游泳的市民都非常多。但泳池中的一些不文明行为,给大家带来了不少困扰。

泳客正在跳水

任性跳水惹人烦

“扑通”一声,伴随着水花的荡起,在亳州市游泳馆内,一位泳客跳入池水中,附近的几位泳客躲闪不及被溅得满脸是水。离得近的泳客感受到水浪的冲击,为了稳住身子赶紧扶住一旁的浮漂。

“不要跳水!不要跳水!”一旁的救生员看到后,立刻拿起身边的大喇叭制止。据亳州市体育馆馆长樊冰利介绍,制止泳客跳水是馆内救生员培训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不让跳水一方面是因为很多泳客跳水动作不正确,容易碰到池底后受伤;另一方面是会对身边的人造成一定的影响。

记者看到,有些泳客会压浮漂休息。对此,樊冰利表示,不让泳客长时间压浮漂也是救生员培训中很重要的一项,“浮漂里面穿的线是钢丝线,人体在水里长时间浸泡皮肤会比较敏感,压在浮漂碰到钢丝很容易受伤。而浮漂被长时间压入水中,对于一些出现抽筋等其他突发状况的泳客无法起到有效救助的作用。”

不冲淋直接入池

6月5日下午,在市区一家游泳馆,一块提示牌写有“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请淋浴后进入泳池”的字样很是醒目。但记者在现场观察发现,还是有一些市民,并未冲淋,在换好泳衣后,从浸脚消毒池匆匆穿过,直接进入泳池。

“游泳者进入泳池,必须先更换衣物,进入淋浴室进行喷淋,然后通过浸脚消毒池进行消毒,才能下池游泳。而且还需佩戴泳帽泳镜,防止毛发进入泳池,也可避免眼部等部位感染。”游泳教练段竞争说。

段竞争表示,入池前必须先进行冲淋,一是防止游泳者直接入池因身体突然变冷感觉不适而发生抽筋;二是冲洗干净身体,减少或避免各类化妆品、护肤品、发胶及体表的汗液等污染物进入池内,确保水质良好。而浸脚池里的氯起到消毒作用,能杀灭细菌,保证游泳者的健康。

泳池卫生共呵护

泳池卫生与游泳者健康状况息息相关。如受到污染的水体往往会滋生细菌,人体接触后可能会导致皮肤瘙痒,还可能会出现结膜炎、沙眼等眼部问题。

“来游泳的市民大部分能按照要求游泳,但是有一些市民的素质有待提高。本来游泳很开心,但是看到一些人的不文明行为,瞬间就不想游了。”游泳爱好者丁女士说。

据亳州市市政室外泳池总经理许亚介绍,最近亳州市各大户外游泳场所陆续开放,在开业前,各游泳场所须主动将水质样本送往第三方机构检测,在确认检测达标后,才允许对大众开放。

“维护泳池卫生安全需要游泳场馆责任单位和全体游泳者共同参与。为了自身和他人的安全,倡议游泳爱好者们文明游泳。”许亚说。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