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我已经走过50个春秋。回首我的学习生涯,有几位语文老师不倦的教诲,刻骨铭心的留在记忆的长河里。他们犹如苍茫的夜空中闪烁的明星,熠熠生辉。
孩提时代,有一位邓老师,梳着齐耳短发,头发微卷,微胖的脸上时常挂着慈祥的笑容,她用朴素的话语,形象的比喻,教会了我“a o e……”的正确读音和书写。那时我能一口气读完她所教的声母、韵母,并工工整整地写在田字格里,温柔的邓老师看过之后,就在作业旁边画上一个美丽的蝴蝶,轻轻地抚摸一下我的头:“写的真好!”仅此一句朴素而温情的话语,却让我幼小的心灵,油然升起一股融融的暖意,那时我迸发出强大的力量,一学期下来,我的作业本上画满了火红的蝴蝶。我很感激亦师亦母的邓老师,虽然到现在我一直不知道她的名字,但她用温暖和爱心,给予我信心和力量,使我迈开了学习语文的第一步:学好语文,读准字音很重要。
初中时期,语文老师卢秀峰的讲课铿锵有力,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一手俊美的粉笔字,一如她的名字——山峰秀美,洒脱有力!她身材高挑、苗条,脸庞白皙略显清瘦,透露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果敢和坚毅。她的目光有神、有力,仿佛一道黑色的闪电,能拨开乌云,发出一道闪亮的光芒。对于她的语文课,我的评价是生动、传神、富有魔力。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衣着长衫,迂腐穷酸,自命清高,好吃懒做,以读书人自居的形象 ,仿佛现在还清晰地浮现在我眼前。特别是一次习作课上,我写的作文被她当作范文读的时候,令我激动不已,原来我的作文她也可以像读课文一样读的有声有色,那一年激起了我的写作欲望。在她的精心辅导下,我在蒙城人民广播电台发表了我的第一篇文章,获得了文学创作的第一桶金。那一年,我以优异的成绩如愿以偿的考上了蒙城一中。
1998年的春天,阳光比以往更加明媚,更加温暖。大学毕业之后踏入了唐集中学的大门,何其有幸,我也成为一名光荣的语文老师。上班伊始,意气风发,壮志在我胸,我也想像苏轼一样“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曾经写过满满一黑板字,精心批改过学生的每一篇作文,那时一星期的课时从周日下午开始,周六中午12点放学才能回家一次,妻子当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的心里只有学生,你今后就把学校当成家吧。”
因为热爱,所以才会选择;既然选择,就要无怨无悔。毕业在即,我想把所有最美的祝福送给正在努力拼搏的孩子们,踏雪无痕,师爱无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教师这一职业爱的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