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老鹞子和曹堂庙的传说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追着午季丰收的喜悦,在这个火热的夏季,我随谯城区作协的几位老师一同来到谯城区颜集镇参加“谯城作家走谯城”采风活动。

当我们来到颜集镇曹元村的时候,听到了一个“三教堂”的故事,在颜集的最东部曾经有三座寺庙,从南到北均匀地分布着,每座寺庙相距3里多地,最南边的是温集寺,中间的是草寺,最北边的就是位于曹元村的“曹堂寺”。

在当地人的引导下,我们来到曹堂庙遗址,看到在农民的耕种中,只有曹元村北地一处明显高出地面的高岗,当地人说那就是曹堂庙遗址。

问起曹堂庙的传说,当地的老人也只能零碎地讲着这样一个故事:在曹元村,曾经有一个叫曹老鹞子的人,这个人喜欢玩鹌鹑。一天,他去干活,据说是去推磨磨面,去的时候看见有两只鹌鹑在地边斗架,等他推完磨回来,再经过这里时,这两只鹌鹑还在斗架,斗了近两个时辰(4个小时)。

曹老鹞子感觉奇怪,靠近一看,原来这两只鹌鹑一只是铜嘴、一只是铁嘴,于是就去捉这两只鹌鹑,结果只捉住了其中的一只铁嘴,铜嘴飞跑了。曹老鹞子用这只铁嘴鹌鹑斗败了所有的对手。他的这只鹌鹑外形有点像鹞子鹰,他本人姓曹,于是人们给他取了一个外号叫“曹老鹞子”。

“曹老鹞子”的名气也越来越大,越传越远,传到了北京,曹老鹞子斗鹌鹑也斗到了北京。

由于他斗鹌鹑斗得好,而得到了皇帝的赏识,被封为“御儿干殿下”,就是说曹老鹞子是皇帝或者太后的干儿子。皇上被称为陛下,太子等皇上的儿子们被称为殿下,皇上的干儿子,就是干殿下。干亲也是跟皇家扯上了亲戚关系。

消息传到了曹老鹞子的老家曹元村,人们虽不知道“御儿干殿下”是什么官职,但是认为皇上封的就应该是很大的官,也发了不小的财。因为不久后,曹老鹞子就在曹元村捐资修建了一座寺庙,就是曹堂庙。过去的人发达了,就会建庙宇来表现他的成功。

人常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鹌鹑之外有鹌鹑。一次曹老鹞子与人斗鹌鹑,赌得有点大了,赌注是自己的头,从无败绩的这只鹌鹑在这次关键的战斗中竟然失败了,并且败得很惨,被对方的鹌鹑啄死了。

愿赌服输,曹老鹞子把头输给了人家。死后曹老鹞子的无头尸体被运回家乡安葬。作为皇上的干儿子死了,如果没有头就安葬了,那么多丢皇家的脸面,于是皇上就赐给曹老鹞子一个金头。人们就把这个金头安在曹老鹞子的身子上,连同他的铁嘴鹌鹑一起厚葬在了他的老家曹元村曹堂庙附近。

据当地老人讲,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曾经有人挖过这个大墓,却没有找到传说的金头。

具体说曹老鹞子是哪个时代的人,真实姓名叫什么,庙里的设施等情况,村民都说不太清了。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三还有一个曹元庙会,一直延续至今。

我们走过一个个曾经辉煌过的庙宇,看完一个个遗址废墟之后,几多感慨,几多遗憾,幸好它们的故事传说还在,人们在传说中,还能依稀想到它们曾经的辉煌。但是这些故事在口口相传中,渐渐变得支离破碎,听起来还有许多矛盾的地方。

如果遗址丢失了传说,还会有人记得它吗?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