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辅警程博宇:在服务群众中收获幸福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编者按:这是一个幸福满溢的新时代,这是一个逐梦未来的新时代。在全国上下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本报推出“喜迎二十大 幸福向未来”系列报道,以普通人的视角,讲述老百姓身边的巨大变化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景,展现新时代亳州人与祖国共成长的幸福故事。

程博宇巡逻时与村民交流

在亳州高新区十九里镇李门楼行政村有一个忙碌的身影,他巡逻防控维护治安、化解矛盾调解纠纷、指挥交通化堵保畅……他就是驻村辅警程博宇。从军营到警营,他完成了服务人民的“最美”传承。从派出所到村警务室,他和全市一千余名驻村辅警,更是成了老百姓家门口的“警察服务员”。

群众家门口的“警察服务员”

“阿姨,您家的户口本呢?我需要做个信息登记。”程博宇骑着警用电动车来到村民李运英的家门口。作为驻村辅警,程博宇承担了村里的信息采集工作。

李运英连忙从屋里拿出户口本,一边递给程博宇一边笑着说:“孩子,你看我这户口本破得都快看不清字了,能给我换一本吗?”

“行啊,交给我就好了,我帮您换好,尽快给您送过来!”程博宇说。听到不用自己跑腿,李运英笑了,“你看现在多好,警察上门服务,真是感觉越来越幸福了。”

坐在李运营家附近乘凉的一位村民看到程博宇来了,上前咨询自己的身份证消磁了,是否可以更换。“可以,您把身份证交给我,我到时也给您送家来!”程博宇笑着说。

“俺都有他电话,遇到户籍方面、法律方面的问题,直接给他打电话,不需要俺跑一趟的,他骑着电动车随叫随到。村里谁家闹矛盾,现在也不报警了,直接找他就行了。”李运英说,现在村里治安形势非常好,小偷小摸没有了,赌博打牌的没有了,打架斗殴的也没有了,邻里关系越来越和睦,这都是驻村辅警的功劳。

巡逻中的程博宇

从保家卫国到守护百姓安宁

程博宇今年24岁,家就在李门楼村程庄。从小就有一个当兵梦的他,18岁参军入伍,当了两年兵。退伍后,得知市公安局创新推出“一村一辅警”工作模式,择优录用一批退役军人或大专以上学历人员担任驻村辅警,他便报了名。

2018年,他来到十九里派出所,成为一名辅警。因当时村警务室还未建成,他与民警一样在派出所办公,平时到村里开展信息采集工作,也跟随民警一起出警。

2021年3月,李门楼行政村警务室投入使用,设在村委会院内。程博宇作为驻村辅警,工作地点便设在了村警务室。村警务室配备有信息采集设备、外观标识统一的警用电动车、警务被装等。

“我每周在村里工作6天,职责任务有信息采集、安全检查,开展反赌、反电诈宣传,学校护学岗,为群众提供户籍业务咨询、办理服务,参与化解纠纷等等。”程博宇说,过去驻村辅警在村里工作结束还回到派出所办公,现在有了固定办公场所,让群众的求助可以更加快速地得到响应。

在一线服务群众中收获幸福

“我本身家就在本村,距离村警务室骑电动车只需要五分钟。所以村民有啥事,即使晚上我回家了,也能很快赶过去。”程博宇说,“过去村民发生矛盾就会选择报警,现在有辅警驻村,我们在派出所工作期间已经积累了很丰富的经验,现在发挥‘人熟、地熟、事熟’和‘进得了门、说得上话、帮得上忙、办得成事’的优势,可以更好地为民办实事,解民忧。”程博宇说。

前不久,程博宇骑着电动车在村里巡逻时,突然听到不远处传来激烈的争吵声,于是闻声赶去,发现是两个村民因土地测量问题发生纠纷,一言不合吵了起来,差点动起手来。程博宇上前稳定住两人情绪,并打电话找来了在村里比较有威望的老村干部,为两人重新测量了土地。最后发现是他们其中一人计算错误,误会了对方,矛盾随之解除。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能发挥自身的优势,将矛盾化解在基层,零距离服务群众,我也很开心,很幸福,感觉自身的价值有了更大的体现。”程博宇说,他会继续扎根农村,为维护基层治安稳定、社会和谐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