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暖民心行动系列新闻发布会——老有所学行动新闻发布会,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我市老有所学行动开展情况。
完善四级老年教育服务网络体系
大力发展老年教育是党和国家应对老龄化战略的重大部署,是提高国民素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举措,是丰富老年人文化生活、提升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我市全力推进“老有所学”这一普惠性强、群众受益面广的民生实事。
立足现实,盘活资源。我市聚焦“学得了”这一数量目标,坚持“公益性、普惠性、均等性、便利性”原则,立足社会现有各类存量资源,通过改建、扩容、新设、网办等多种渠道拓展办学空间场所并提高现有老年学校使用效率。充分整合全市各类文化馆(站)、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中职学校等场所资源,建立老年学校办学场所,办好老年人“家门口”的老年教育,不断完善市、县、乡、村四级的老年教育服务网络体系。
聚焦“能落地”这一执行目标,压紧夯实区县政府、高校、中职学校等多方责任,扩大体系内老年学校办学点位;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吸引社会力量举办老年学校,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加快推动市、县级电大的转型发展,服务全民终身学习。7月13日,市政府已正式批复同意安徽广播电视大学亳州分校更名为亳州开放大学,该校将积极承担全市终身教育与学习型城市建设相关组织工作,发挥亳州社区大学、亳州老年开放大学办学职能,积极开展社区教育、老年教育。
计划到2025年,全市参与学习教育活动的老年人占常住老年人口总数的比例达到30%以上。
打造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
我市聚焦“学得好”这一质量目标,加大在教学队伍、管理队伍、课程资源、教学资源、示范学校、老年智慧教育等方面的建设力度,确保老年学校办学水平全面提升。
为了保障各级老年学校的师资力量,市教育局结合我市实际,正在积极建立以兼职教师为主体的老年教育教师队伍。允许各单位在职人员、退休职工以及高校艺体医学类学生在符合有关规定、不影响本职工作或学业的前提下,到老年学校兼职任教。深入挖掘本地专业教师和专家学者、民间艺人、乡土能人等资源,打造高素质的兼专职教师和志愿者队伍。目前,全市各级老年教育平台教师库吸纳人数达1700余人。
依托老年大学、老年开放大学等建立教师培训基地,定期举办全市老年大学任课教师培训班,建立培训交流机制。鼓励支持各地开发增设公益性岗位,向高校毕业生购买服务,到老年学校任职。2022年我市将面向高校毕业生招聘67名老年学校(大学)工作人员,有效补充老年学校师资。
同时畅通学习渠道,依托国家、省、市、县建设的老年教育网络服务平台及课程资源,重点打造“亳州老有所学”手机客户端,开发亳州本地特色线上学习资源,开设亳州本地特色课程,开通线上直播、线上互动交流、线上定制服务等系列功能,让老年人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记者:张珍 实习生:田梦雅
编辑:丁静 审校:蒋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