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所有菜市都要达到“干净卫生、清洁明亮、管理有序”要求 把文明与幸福一起装进“菜篮子”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菜市场连接着千家万户的“菜篮子”,与群众“一日三餐”息息相关,是城市最具烟火气的场所。

今年以来,我市将文明菜市行动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有机结合起来,集中整治、改造提升菜市场,坚决消除菜市存在的“臭烘烘、湿漉漉、黑乎乎、乱糟糟”现象,让菜市环境更整洁,让老百姓的“菜篮子”拎得更舒心、更放心、更安心。

根据《亳州市文明菜市行动实施方案》,我市要全面巩固整治和改造提升效果,到2025年,全市所有菜市达到“干净卫生、清洁明亮、管理有序”的文明菜市要求,形成文明菜市建设和管理的长效机制。

新投入使用的市区养生大道综合农贸商城

新建菜市 买菜就跟逛超市一样

8月5日上午9点,记者在亳州高新区养生大道综合农贸商城看到,宽敞明亮的市场内,果蔬区、鲜肉区、水产区、干货区……划行归市,生熟分区,新鲜的蔬菜水果、活蹦乱跳的鱼虾、品类繁多的熟食应有尽有,进进出出的顾客络绎不绝,商户们忙得不亦乐乎。

“这个菜市好,离家近,东西全,不仅蔬菜水果多,还有海鲜和牛羊肉等等,转一圈想买的都能买到。”正在挑选蔬菜的市民王萍说,她就住在观澜天下小区,只要步行四五分钟就能到达市场,买菜特别方便。“再也不用坐公交车跑到两公里外的菜市场买菜了。”

市民马修治告诉记者,养生大道综合农贸商城吸引他的不仅是丰富的菜品,还有整洁的环境。“你看这里到处都干干净净的,无论是卖干货的还是卖水产的,地上都没有垃圾污水,也没有啥异味,还很凉快,到这里买菜就跟逛商场超市一样。”

养生大道综合农贸商城是今年我市新建的一个菜市场,建筑面积约3950平米,共设有95个摊位,现有经营户71家,市场3公里以内覆盖49个小区近10万人口,自6月18日开业以来,每日平均客流量5000人左右。商场采用最新一代智慧农贸系统,北门入口处有一个电子显示屏,是该商场的大数据中心,不仅可以看到当日菜品的供应情况、检测情况,还有菜谱查询等功能,市场充满了“烟火味、好滋味、人情味”。

“为了避免出现‘脏乱差’现象,我们对菜市场内部地面墙面全部贴砖,采用管道式下水道,配备灭蝇灯,覆盖所有区域,既不会滋生细菌又方便卫生打扫。”养生大道综合农贸商城营运负责人李磊介绍说,商场还做了室内通风循环系统,有中央空调和风扇,加强市场通风。

市场环境好,商户的生意也很好。正在忙着给顾客挑菜、称重的商户郭利艳说,商城一开业她就入驻了,承包了两个摊位卖蔬菜,这里人流量大,生意还不错。

在商场转了一圈后,记者发现所有商户采用的都是一样的计量秤。李磊告诉记者,这也是商城的一个特点,可以有效保证计量精准,避免出现缺斤少两的现象。“我们在商场入口处还设置了公平秤,平时也会不定时检查计量秤的使用情况。”李磊告诉记者,商城专门出台了《市场经营管理制度》,下一步计划采取评选文明经营户、“五好”商户、设置流动红旗等方式,引导商户文明诚信经营。

市商务局市场科负责人丁珂介绍说,我市今年新建菜市全部按照文明菜市要求进行建设,竭力为市民营造舒适、便利、放心的购物环境。

老市场升级改造 告别“臭烘烘、湿漉漉”

不仅新建菜市按照文明菜市要求建设,今年我市还对现有存量不达标菜市进行整治和改造提升。

告别“臭烘烘、湿漉漉、黑乎乎、乱糟糟”,首先就要提升菜市的整体环境。8月7日上午,记者来到市区光明农贸市场,改造后的农贸市场内外焕然一新,南门、北门分别施划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位,各种车辆规范停放;内部重新规划了摊位设置,新增了排水、排气设施等,做到了美化、亮化、净化,焕然一新的市场让市民买菜更加便捷、舒适。

“还是现在环境好,通风排水都比以前好,再也不像以前臭烘烘、湿哒哒的了。”家住光明小区的市民张芳告诉记者,她经常来光明农贸市场买菜,可以说见证了市场改造前后的变化。

良好的环境也让商户们纷纷点赞,文明经营户徐凤云在光明农贸市场经营蔬菜已有10年,她的蔬菜新鲜、价格公道、服务热情,回头客特别多。“市场好了,咱的服务也得跟上。”她说,看着市场越变越好,她的干劲更大了,生意也更好了。

光明农贸市场位于市区光明路,由于市场投入使用时间较长,存在硬件设施老化、分区杂乱、环境卫生差等问题。从今年5月起,光明农贸市场作为谯城区文明菜市试点进行改造,从摊位规范、经营行为规范、秩序规范和硬件设施提升改造着手,推动菜市“换新颜”。

“市场在改造提升硬件设施的同时,还进一步加强了食品安全管理和经营秩序管理。”光明农贸市场负责人李先志介绍说,市场通过评选“文明经营户”、设置公平秤等方式,引导商户文明经营,做到文明用语、礼貌待人、规范服务,不断提升“软件”。

光明农贸市场的变化只是我市文明菜市整治改造提升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我市从设施改造、环境改造、秩序改善三个方面发力,不断完善通风设施、排水系统、服务设施,推动菜市标准化;加强垃圾处理、清洗消杀、厕所保洁,推动菜市清洁化;规范功能区域、停车管理、经营行为,强化市场监管和氛围营造,推动菜市规范化,努力使所有菜市达到“干净卫生、清洁明亮、管理有序”的文明菜市要求。

城区和乡镇菜市 分别制定改造提升标准

“我们在对全市140个在营和在建的菜市进行排查摸底的基础上,确定将104个菜市纳入文明菜市整治和改造提升范围。”丁珂告诉记者,今年现有存量不达标菜市的40%要完成整治和改造提升,共35个,截至7月底,已完成24个,完成率68.6%。

在推进文明菜市行动整治和改造提升中,我市依据《安徽省文明菜市行动工作指引》并结合文明创建要求,分别制定了城区菜市达标11条和乡镇菜市达标10条,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整治和改造提升工作要求,坚决消除菜市存在的“臭烘烘、湿漉漉、黑乎乎、乱糟糟”现象,进一步完善菜市“建设标准化、清洁常态化、运营规范化”机制,达到“干净卫生、清洁明亮、管理有序”的文明菜市要求。

丁珂介绍,在解决“臭烘烘”问题方面,我市主要抓好菜市的排风设施保持通风良好、菜市的垃圾处理、菜市公共卫生间的保洁、菜市活禽宰杀区的管控;在解决“湿漉漉”问题方面,主要抓好菜市上下水道畅通地面干燥、菜市海鲜水产区和活禽宰杀区的管控;在解决“黑乎乎”问题方面,主要抓好菜市内外墙和室内的保洁、菜市内照明;在解决“乱糟糟”问题方面,主要抓好菜市管理机构和人员的配备、菜市的划行归市、菜市内外的路面管控。

“通过全面排查摸底,我市进一步明确了城区菜市整治和改造提升工作主要是抓好老旧菜市场的改造提升和环境治理,乡镇菜市整治和改造提升工作主要是抓好规范管理和环境整治。”丁珂说,城区菜市的改造提升和环境治理,与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服务圈、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有机结合,结合本地实际,在用地用水用电用气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改造完成并验收合格后,可申报省级政策资金支持。乡镇菜市改造纳入乡村建设行动,按照政策要求,统筹市县级衔接推进乡村振兴等资金对乡镇未达标的菜市升级改造。

丁珂告诉记者,根据《亳州市文明菜市行动实施方案》,2023年现有存量不达标菜市全部完成整治和改造提升;2024-2025年,要全面巩固整治和改造提升效果,全市所有菜市达到“干净卫生、清洁明亮、管理有序”的文明菜市要求,形成文明菜市建设和管理的长效机制。“我们将大力推动文明菜市建设,让文明菜市建设成果看得见、摸得着。”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