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城区十八里镇:“党建+”构建信访工作新格局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今年以来,谯城区十八里镇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论述及省委、市委、区委关于信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促进党建与信访工作深度融合,让信访秩序持续好转,形成依托党建抓信访、依托信访强治理的工作格局,基层治理效能不断提升。

坚持党建引领,构建战斗堡垒。镇党委加强对信访工作的全面领导,每周听取1次信访工作专题汇报,每月召开1次信访工资分析研判会议,研究信访工作突出问题,对涉及面广、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信访问题,列入重点督办范围。制定《十八里镇信访工作重点人群化解稳控责任方案》,实行“一把手”工程,发挥头雁效应,重点案件落实由党委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分管负责同志具体抓、信访部门统筹推进的责任体系。

转变思维方式,创新工作机制。建立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快阅、快批、快办”的群众来电来信工作机制,持续消存量、减增量。转变信访工作方式,定期坐班接访,制定《十八里镇领导班子接访制度》,由镇党委书记带头,领导班子每周固定1天在群众工作服务中心面对面接访办案。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党员干部“敞开门”带头接访,“沉下去”用心走访,推行“信访+调解+司法”的化解模式,加大社会协访力度,大大提升办案质量和群众满意率。

注重考核评价,强化责任担当。坚持把信访工作作为衡量各村(社区)基层治理成效的重要标准,在党组织书记在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中专列信访工作,做到述职述信访、点评点信访、考核考信访。持续发挥信访工作“晴雨表”作用,严把初信初访初办的“质效关”,抓好源头防范,减少越级访、集体访、重复访事件发生,实行闭环管理,压缩办理周期,严防信访反弹。聚焦土地管理、住房建设、社会民生等突出问题,查处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倒逼镇村干部转变作风,用心用情用力调解信访矛盾,构建信访工作新格局。

(作者:哈壮 编发:亳州头条)

(责任编辑:蒋海涛)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