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网讯 建立健全审计整改体制机制、创新审计整改工作方式、实施“三单三书三函”工作机制……昨日,记者从市审计局获悉,今年以来,该局采取多项举措,针对突出问题开展对被审计单位的专项整治行动,提升审计监督效能。
该局建立健全审计整改体制机制,2017年,在全省率先成立审计整改专职机构,对被审计单位整改情况进行督促和检查核实,及时掌握整改动态,指导被审计单位做好整改工作。强化机制保障,该局加强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巡视巡察等监督协作配合,联动开展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回头看。强化审计整改结果运用,将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纳入效能综合考核体系,维护审计监督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该局创新审计整改工作方式,建立预警提示单,充分发挥审计“治已病、防未病”作用,制定《亳州市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防未病”预警提示单》,列出三大类24个方面769项风险点,提出268条预防措施,编写审计案例150篇,及时打“预防针”、敲“警示钟”,促进各级各部门举一反三,加强管理,堵塞漏洞,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精准对症,制定问题整改标准清单。该局深挖问题产生的根源,结合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提出精准可操作的审计建议,制定《常见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标准清单》,在审计发现问题清单中,逐项明确具体审计整改标准,确保问题从根本上解决。
该局实施“三单三书三函”工作机制,建立审计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标准清单;送达审计报告时,同时送达整改通知书、整改告知书、整改承诺书;对超期未整改的,定期发送整改督办函,对需提醒主要负责人督办的,发送整改提示函,对需多部门协同整改的,发送审计整改协查函。以“三单”清底数,以“三书”明责任,以“三函”促整改,促进审计整改工作走深走实。
该局规范审计整改内部流程,出台《强化审计督促责任提高审计整改质量的意见》,规范审计整改内部流程,建立项目实施科室、审计整改监督科、审计机关党组三级把关机制,按程序报批后销号。加大现场核查力度,坚持见人见事见物,核实整改结果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严防材料整改、数字整改,推动问题真改实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