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清平乐·村居》有感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读过许多古诗词,但有一首是我至今都无法忘记的,它就是——《清平乐·村居》。

我刚看到这首词的时候是在四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本中,我对这首词很陌生,是那种都不知道有这种词的陌生。直到我学了之后才知道它真是一首好词。这首词里的每个字都透露出了乡村生活的美好,并且全词采用了白描手法,把乡村生活中农民们的朴素刻画得栩栩如生,有声有色。

这首词里的景物和人物描写得都非常好,先写茅屋、溪水、青草,后写人的嬉戏声,刻画出乡村生活的悠闲自在。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每当我读到这里我就想到了我和家人们的快乐时光。夏天的时侯,爸爸妈妈在屋里干活,我的姐姐在屋外无忧无虑地唱着歌,耳边时不时还会有蝉的叫声。我和妹妹就在那棵树下摘着果子吃。“这树太高了,我都上不去。”妹妹抱怨着。“那我背你吧。”听了我的话,妹妹的眼睛立刻就亮了,立马爬上了我的背。我就这样任她指挥,之后,我就看到好几颗又大又红的果子掉落在了铁盆里,心想:妹妹果然没有让我失望啊。

这首词对环境也有描写。我读到“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时,脑海里就浮现出了这样的画面:茅草盖的草房又矮又小,而溪边也长满了又绿又嫩的青草,又听见了溪水伴着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在乡村徘徊,时不时还可以听见哪家的老翁老媪在房前轻轻地说着话呢!

这就是伟大诗人辛弃疾写的令我难以忘怀的词,语言、画面、环境描写得淋漓尽致,我想这应该就是写词的精髓了吧!

丹华小学  五(6)班

辅导老师:李 粉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