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农用电设备
亳州新闻网讯 “机井通上电以后,再也不用为浇地发愁喽!”近日,在谯城区古井镇赵楼新村,伴随着灌溉机器的轰鸣声,一股股清澈的井水欢快地奔向田间。
过去,当地村民都是用柴油机灌溉,存在费时、成本高、不安全等问题。“以前用柴油机抽水浇地,需要随时添加柴油,整天离不开人,而且柴油机长时间工作还容易出现故障,一天浇不了几亩地。”一位村民说,自从通上电以后,村民灌溉时就告别了这些烦恼。
“机井通电”工程是国家在“十三五”期间批复的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是国家电网公司为实现农田灌溉智能化推出的一项惠农政策。
为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古井供电所统筹各部门力量,对赵楼新村进行全面普查,开展机井现状摸底和分布图绘制工作,摸清机井数量、分布、井深、所需水泵电机功率、电力井供电设施产权等基础资料信息,逐村绘制机井分布图,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
连日来,古井供电所组建机井通电工作服务队,对机井设备与田间线路进行巡视和隐患排查,走进田间地头,了解村民用电需求和困难,现场为村民讲解智能设备的用法和安全用电注意事项。
“机井通电农网改造工程,可以提高粮食产区的电能替代比重,提升机井灌溉率,扩大电力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该供电所负责人介绍,下一步他们将继续积极改造机井通电线路,做好灌溉期间负荷预测,及时处理农田用电设备出现的故障,满足群众排灌用电需求,为农民灌溉用电提供保障,把好政策送到群众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