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市减灾办发布紧急通知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记者从市减灾委办公室了解到,11月28日,市减灾委办公室发布《关于切实做好低温寒潮天气防范应对工作的紧急通知》,紧急部署我市低温寒潮天气防范应对措施。

《通知》指出,根据气象部门预报,受强寒潮天气影响,11月28日-30日全市有一次大风、强降温和降水天气过程,偏北风增大到 4-5级、阵风7到8级。冷空气过后,最低气温将剧烈下降12~14℃,局部超过14℃。30日到12月2日早晨最低气温降至-5~-3℃。此次寒潮天气对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城市运行和疫情防控等产生不利影响。

为做好防范应对工作,省减灾办下发了《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冬明春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范应对工作的通知》(皖减救〔2022〕26 号)进行部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11 月26 日,市委常委、副市长左龙召开专题会议,就做好此次寒潮天气防范应对工作进行专门部署。11月28日,全省防范应对低温寒潮天气视频会后,左龙副市长又主持召开部门会商研判会,传达学习省委书记郑栅洁在省气象局气象信息专报《28-30日我省将出现强寒潮天气 29日-12 月1日大别山区和沿江江南有雨雪》上的批示精神和市委书记杜延安批示要求,再次对防范应对工作进行调度和安排部署,要求各地各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务必做好防范应对工作,确保全市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一、提高思想认识,积极防范应对。此次低温寒潮灾害涉及行业部门多、次生衍生灾害链长、对经济社会影响大。各地、各部门要清醒认识到做好低温寒潮灾害的极端重要性,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市工作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强化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切实落实各环节责任,全力做好信息研判、风险评估、值班值守、指挥调度、力量前置、物资保障、救灾救助等各项工作,最大程度减少灾害损失。

二、加强会商研判,及时发布预警。应急管理、气象、自然资源、农业农村、城市管理、卫健、教育、文化旅游、公安、道路交通等部门要加强会商研判,进一步沟通协作、信息共享,及时做好灾害性天气过程的预测、预报、预警工作,努力提高预报预警精度,尽可能延长预见期。要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实时掌握重要交通干线、枢纽以及骨干电网、油气管网、供水线路保畅保通工作信息。要加强对预警性、苗头性、倾向性信息的收集和分析研判,及时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短信、微博、微信等各种媒体,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和防灾避险常识,通知到企业一线、到村到户到人,引导群众及早做好防灾避险准备。

三、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交通安全。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要加强联动,合理配置人力和运力,持续强化公路道路养护和交通秩序管控,加强对团雾多发路段、水上交通、渡口安全、易结冰路段、事故多发路段、隧道、桥梁的巡查管控力度,及时组织人员除冰除雪、发布实时路况信息,强化道路疏导和交通指挥,认真做好公路滞留车辆及其司乘人员的疏通、安置工作,确保安全畅通。铁路部门要加强铁路运输安全保障,严格落实防滑、防冻措施,保障站台乘降安全,消除恶劣天气对铁路运输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要严查严处各类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坚决杜绝重特大交通事故发生。

四、开展隐患排查,消除各类风险。交通、公安、住建、城市管理、文化旅游、教育、卫健、经信、应急、消防救援等部门要加强对国省干道、桥梁隧道、旅游景区、建筑工地、户外广告牌、车站、工贸企业、涉疫场所、学生宿舍等重点部位、重要环节的监控和隐患排查整改,把各项防寒防冻措施落实到每个环节、岗位和人员,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人员到位、整改到位。要抓好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防范,加强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检查,确保不因恶劣天气发生安全事故。要加强重点项目及重点工程建设的现场监管和管理,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要及时撤离至安全场所并迅速抓好整改。要加强对大跨度轻质结构房屋、临时用房、危旧房屋的安全管理,防止发生垮塌事故。

五、完善物资储备,做好民生保障。商务部门要组织做好粮油、肉、蛋、菜、奶等生活物资的供应,确保市场稳定。民政、应急、消防救援等部门要及时开展灾害救助,特别要以贫困户、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重点优抚对象、困难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众为重点,开展“敲门”行动,进一步加强防寒保暖物资和食品、饮用水等生活物资的保障力度,确保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发展改革、应急、城市管理等部门要做好救灾、救援所需各类物资储备,确保抢险救援需要。城市管理、供电、发展改革等部门要保障能源供应,加强水、电、气、油管网的防冻防雪防风工作,加强电力线路和通讯网络的巡查维护,防止因覆冰造成线路损坏,一旦发生设备故障,要确保抢修力量及时到位、迅速抢通,防止出现大面积、长时间停供现象,确保城市管理正常运行。

六、加强技术指导,保障农业生产。农业农村部门要落实责任,强化措施,认真抓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要加强对设施农业及种植、畜牧、水产、渔业等方面技术指导,及时组织专业人员,深入一线帮助群众科学防灾,减少农业生产灾害损失。水利部门要加强水利工程设施防御低温寒潮灾害工作,及早应对灾害天气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七、推动责任落实,加强值班值守。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严守工作纪律,强化责任落实,完善各项应对措施,强化应急预案、

物资和力量准备,确保一旦出现灾情,能够及时妥善应对和有效。处置,把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同时要立即按照规定上报灾情。由市安委办、市减灾办牵头,把防范寒潮低温应对工作列入县区包保责任和安全生产及消防工作督查检查内容,加强督查调度,确保各项防范措施落实到位。要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在岗带班、重要岗位 24 小时专人值班制度,加强信息报送工作,严禁迟报、漏报、误报和瞒报,确保各项工作有序高效运转,第一时间处处置报送各类突发事件。

记者:赵琳琳

编辑:丁静  审校:蒋海涛

(责任编辑:丁静)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