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何宏魁:潜心12年揭秘古井美酒的香醇密码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他一头扎进古井集团的白酒王国,从制曲、酿酒、罐装等生产一线的实习工人到古井旗下科技公司的总经理,他一步一个脚印,克服生活中面临的各种困难,攻克工作上一道道技术难关,用12年的不懈奋斗为古井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用青春和汗水书写了精彩的人生华章。他就是安徽省劳动模范、安徽瑞思威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宏魁。 

发现古井贡独特“基因”

11月24日上午,在安徽瑞思威尔科技有限公司微生物洁净实验室,39岁的何宏魁正带领技术骨干对红色培养基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一些对酿酒有益的菌群分离培养后将会被培养制作菌液,主要用于窖池建造和窖泥维护。

“窖池是浓香型白酒的主要发酵容器,窖泥微生物则是酿造浓香型白酒的基础,窖泥里栖息着几百种有益微生物,对酒质、风格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何宏魁告诉记者,他们的工作就是对窖泥中这些微生物进行深入研究,看看其中到底有那些是有利于酿酒的微生物,以及优质窖泥中有那些优势微生物。

安徽瑞思威尔科技有限公司是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是一家集“研产供销”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要致力于食品生产关键技术研究、生物制造、固态发酵技术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和课题攻关。2011年,何宏魁就开始了对窖泥的研究,当时主要研究窖泥中的微生物、窖泥的培养工艺,以及窖池的建造工艺等。

“这是一个基础性的研究。通过对老窖的优质窖泥、退化窖泥和新窖泥的深入研究分析,我们从中找出了古井贡独特的优势菌群。”何宏魁说,其带领的技术团队通过技术手段把这些优势菌群分离培养出来,并建造了生物发酵车间对优势菌群进行扩大培养,生产的菌液主要应用于古井贡酒浓香型白酒窖池养护和窖泥培养,这样就可以保持窖泥中微生物的活性,提升窖池的品质,从而保证窖池能够持续生产优质白酒,优化提升古井贡酒的品质。

2012年,古井产业园投产,何宏魁带领团队立项《浓香型大曲酒生态酒窖建造方法的研究及应用》对窖池建窖工艺进行研究,并首创竹篾建窖工艺,有力保障了古井贡酒品质的优化提升。“竹子耐腐蚀,又是天然材料,很环保,还可以对窖池起到很好的支撑拉筋作用。”何宏魁说,该建窖技术是浓香型大曲酒酒窖建造方法的一次革新,对推动国内白酒业“生态酿造”步伐、促进企业资源综合利用及产品的质量提高、清洁生产都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该建窖工艺随后被用于产业园的窖池建造,并于2013年成功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

守正创新优化制曲工艺

在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培曲房里,踩制好的大曲被成列地整齐码放,工人们正在按照工序进行翻曲操作。很难想象,七年前,这里会因为高温潮湿、曲虫滋生的场景,让工人们烦不胜烦。 

“我当时也在曲房实习过,推车、翻曲啥活都干过,尤其对当时高温潮湿、曲虫滋生的工作环境印象深刻,身上经常被曲虫咬,工人们都很烦。”何宏魁告诉记者,他学的是分子生物学专业,2010年从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古井集团工作,先后在制曲、酿酒、罐装等生产一线做过实习工人,对生产一线的工作环境都非常熟悉,这也对其日后的科研方向产生了极大影响。

大曲由粮食制作,是酿酒的糖化发酵剂,存放时极易滋生曲虫,曲虫治理一直是困扰白酒行业的难题。“我们的曲虫治理技术投用以来,有效减少了大曲的损耗,改善了职工工作环境,也被不少其他名酒企业引入使用。”何宏魁说,其团队用4年时间研发的曲虫治理技术,是基于非化学手段的三段式曲虫防治技术,该技术利用生物和物理的手段防治曲虫,目前大曲的损耗率已由原来的10-15%控制在2-5%范围内,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该技术已在白酒行业进行推广,并受到众多白酒企业的欢迎。


能不能在不改变传统制曲工艺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改善生产环境、降低劳动量,提高生产效率?“2011年,在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开展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制曲生产的研究,经过多年探索,最终实现了制曲过程工艺参数的实时动态监测以及自动化控制。”何宏魁介绍,通过无线传感器持续对培曲房内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制曲参数进行数据收集、分析,找出其中的制曲规律,再通过“专家系统”不断学习总结老工人的经验,实现了制曲过程中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参数的智能化控制。

翻曲是制曲工艺中的重要一环,为了控制发酵温度、保证大曲品质的均匀一致,需要工人按照工艺要求将码放的曲块上下位置进行对调。“这个过程劳动量非常大,夏季曲房内的温度能达到45℃,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做这个工作,为此,我们对翻曲工序也进行了优化提升。”何宏魁说,在不改变传统翻曲工艺基础上,通过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联合研发一套自动化设备系统实现自动化翻曲操作,过去翻一房大曲需要两名工人花费一天的时间,现在仅需要点击一次按钮就可以完成翻曲工作,提高了生产效率,也保证了优质大曲品质的一致性。

“从制曲原粮开始的,我们对制曲工艺的探索从未间断过。”何宏魁说,只有不断优化提升大曲的品质,让每一粒小麦、高粱等优质原粮都能充分发酵,才能酿出更加醇美的古井贡酒。

厚积薄发首创古香型白酒

古井“年三十”之所以备受瞩目,不仅因为它是古井贡酒的高端白酒,更在于其独特的古香型酿酒工艺。

“‘年三十’以烤麦香作为表达方式,是古井推出的第一款古香型白酒。它是我们的独创香型,也是在浓香型白酒基础上传承、创新研发出的香型。”何宏魁说,入职以来,他一直对国内白酒酿造工艺进行深入研究,并不断创新优化。2019年底,何宏魁在古井浓香型白酒工艺的基础上,立足亳州特有的酿造环境,成功创新出“五古四曲三醅、‘U’型窖外发酵”的古香型白酒酿酒工艺,打造出了新一类“高品质”白酒,为公司“三品四香”的战略落地提供了技术支撑。

“只有对其他白酒工艺都研究透了,才能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何宏魁说,近年来,其研究团队立足亳州优质药材资源,结合国内外名酒酿造工艺,把珍贵药材与古井贡酒有机结合,成功研发了“米斛酒”“牛蒡酒”“灵芝酒”等养生主题的新产品酒类饮品,助力“六一战略”的全面实施。

“何总坚守对白酒事业的热爱,在工作中抓细节、抓产品、抓质量,带领团队攻克一道道难关,把白酒事业当成了自己一辈子的事去做。”该公司技术开发部微生物研究组组长马叶胜说。

付出总有收获。何宏魁不懈的努力也成就了非凡业绩,其先后被授予全国酿酒行业技术能手、 安徽省 “115”产业创新团队带头人、安徽省第八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军人才、 国家级果露酒评委、安徽省技能大奖等荣誉称号,多次荣获中国食品行业、安徽省政府科学技术奖。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1项、实用新型16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项、团体标准1项、地方标准8项。

“何总是我们技术团队的带头人,在项目研究过程中总会给我们提供一些创造性的思路和方法,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该公司创新产品研究组组长芮君君说,她将努力学习何宏魁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增强敬业奉献的意识,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对标劳模,争当劳模。

“作为一名技术人员,我只是做了本职工作,党和政府却给了我莫大荣誉,这既是对我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我的鼓励和鞭策。”何宏魁说,今后他将牢记“做真人、酿美酒”的初心,围绕公司发展战略,立足本岗、潜心研究,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再立新功,为古井集团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短评

不懈奋斗 活出精彩

从生产一线的实习工人,到科技公司的总经理,12年来,何宏魁坚守对白酒事业的热爱,带领团队一步一个脚印地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关,在不懈奋斗中书写着精彩的人生华章。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但“奋斗不只是响亮的口号,而是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见精神。”

立足平凡的岗位,只要坚守初心、拥抱梦想,不虚度光阴、不逃避苦难,脚踏实地把每一项工作都做深、做细、做实,充分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就一定能像何宏魁一样,在干事创业中实现自我价值、成就精彩人生。

记者:任雷

编辑:丁静  审校:蒋海涛

(责任编辑:丁静)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