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草莓抢“鲜”上市卖得俏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进入冬天,草莓陆续成熟。在蒙城县立仓镇芡南村灯瑞瓜果种植合作社的草莓园里,头茬草莓已经抢鲜上市,而且供不应求。香甜的气息扑鼻而来,一颗颗鲜红饱满的草莓从绿叶中探出头来,好不可爱。村民们拎着篮子,不停地俯身采摘,一派忙碌的景象。

灯瑞瓜果种植合作社的草莓采摘园占地15亩,全部是大棚种植。“采摘期从今年11月下旬开始持续至明年4月,头茬上市的草莓虽然产量不多,但价格有优势,目前市场价为每斤30元左右,每亩草莓的纯收入可以达到1万元左右。”该合作社负责人郏瑞弟说。

据悉,该合作社使用有机肥料种植草莓,采用粘虫板防治病虫害,草莓的品质好又上市早,前来采购的村民以及客商络绎不绝。“听说草莓上市啦,我们一家人就前来尝鲜,体验采摘的乐趣!”村民胡飞燕高兴地说。

“我以前在外打工,一年到头剩不了几个钱,大人小孩常年不能见面。”郏瑞弟说,他在返乡创业政策的激励下,选择回到农村“搞事业”,“2018年,我在村‘两委’的帮助下,开始种植草莓,如今依靠草莓产业,实现了在家门口致富,日子也越过越好。”

据了解,草莓园的经营还为附近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帮助他们增收。“我常年在这里管理、采摘草莓,一年也有一万多块钱的收入,像我这样年纪大的人,出门打工不方便,在这里干活离家近,还不累。”芡南村村民徐配华表示。

近年来,立仓镇芡南村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方式,以点带面,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产业,用“优品种、高品质”的现代经济作物和观光农业相结合的产业,让村民的钱包鼓了起来。

“下一步,芡南村持续聚焦特色产业模式,把发展特色种植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让特色种植‘小产业’,鼓足农民的‘钱袋子’,为乡村发展增添勃勃生机。”芡南村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