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15年来,他从一名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成长为善解污水处理难题的行家里手,帮助公司建立了完善的生产运行管理制度和运行信息远程监控系统,解决了乡镇污水厂点多分散、难以监管的难题,让蒙城县每天产生的近10万吨生活污水变成汩汩清流……他就是安徽省劳动模范、蒙城县清流污水处理厂生产部主任王帅,作为蒙城县污水处理事业的见证者、参与者和推动者,为当地环保事业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
王帅(右)和同事在检查污水设备运行情况
“涡河水质越来越好”
12月12日下午,走进蒙城县清流污水处理厂,几个“大水池”里哗哗哗地流淌着污水。污水在处理厂里经过生化、沉淀、过滤、消毒处理,最终变成达标排放的“中水”,被用作环卫绿化用水,多余的会排进涡河作为生态补水。
“全县每天产生的生活污水接近10万吨,如果全部排进涡河里,涡河早已变成臭水沟。”王帅说,15年前他刚上班时,污水是直排进涡河里的。
为解决污水直排污染河流问题,2007年,蒙城县第一家污水处理厂建成,面向社会招聘专业人才。正在安徽大学读大四的王帅看到招聘消息后,毅然报名考试并被录取,“我就是蒙城人,而且学的是微生物专业,算是专业对口。”
“涡河当时的水质已经变成了劣五类。”王帅回忆说,他从小就生活在涡河岸边,在他的印象中涡河水是清澈的,河里都是鱼虾,“从那时起,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治理好污水,让涡河水再次清澈起来。”
进厂后,王帅被安排在生产运行一线,从事运行、化验、机修等岗位,凭借勤恳务实的工作态度和刻苦钻研的学习能力,很快掌握了工作要领,建立完善生产运行管理制度、资料报表模板规范、设备设施操作规程,为刚投产的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奠定了基础。
在生产运行中遇到急难险重问题,王帅总是冲在最前面。一次污泥回流泵房设备发生故障,需要池底作业,他主动要求下池进行维修,深入到数米深积满污泥的池体底部,克服恶臭气味和低温影响,经过一个多小时奋战,终于排除设备故障,污水处理设施得以恢复运行。
因能力突出,工作仅满两年,王帅就被任命为生产运行部主任,主管全厂的生产运行工作。
从一名普通员工到生产管理者,王帅感到身上的责任更重了,围绕安全生产、节能减排等工作重心,带领生产运行班组出色完成污染减排、清洁生产、环境统计、节能降耗等任务,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随着污水处理事业的不断进步,蒙城县城区基本实现生活污水全部集中处理,出水稳定达标排放。“涡河水质越来越好,鱼虾又都回来了。”王帅说。
提高污水处理科技含量
王帅注重科技创新,利用先进技术为生产服务,潜心组织生产创新,积极进行污水处理设施信息化改造,提高生产运行水平。
工作中,王帅发现氧化沟曝气设备经常发生故障,“这不仅影响了生产效率、增加能耗,且因曝气量不稳定,容易使污泥发生膨胀,导致出水水质变差。”
如何才能减少故障发生率呢?王帅通过观察发现,故障原因是氧化沟液位设置不合理、曝气设备不能自动轮换,一旦进水水量过大及设备长时间运转就易发生故障。因此,解决的办法是合理调整氧化沟液位,转碟曝气设备自动轮换。
为此,王帅通过自学掌握自动化控制和上位机控制软件编程,完善了清流污水厂和污水二厂的中控软件的系统报警、自动运行、数据处理、曲线报表、在线传输等功能,通过中控机自动调解氧化沟液位和曝气设备运行时间,故障率由此大大降低。
蒙城县除了城区污水处理厂,还有分布在乡镇的20个污水处理站。由于污水处理站点多分散,靠人工每天去收集水质、水量等数据显然是不现实的,而这些数据对全县的污水处理系统正常运行又有着重要影响。
为解决乡镇污水处理站监管难题,王帅带领技术人员主导开发乡镇污水厂运行信息远程监控系统,系统具备实时数据上传、自动生成数据报表、数据超标自动报警等功能。
王帅说,借助远程监控系统,运行人员和监管部门可通过电脑、手机等平台对乡镇污水处理厂水量、在线等生产数据实时监控,掌握污水厂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生产异常工况,生产效率和运行稳定性显著提高。
“该系统还对全县的环保事业产生了积极影响,便于生态环境部门及时掌握污水处理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王帅说。
工作以来,王帅带领生产运行班组攻坚克难,一同实施了药剂投加系统改造、水力清砂洗砂、污泥深度浓缩等数十项改进和创新,吨水处理能耗降低15%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污水处理工作不断向节能、高效、精细化发展。
注重培养人才梯队
随着国家对环保越来越重视,环保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为紧跟时代步伐,王帅利用工作之余潜心学习行业知识,先后考取了一级建造师、注册环保工程师等多个“含金量”十足的资格证书,熟悉了污水处理工程从前期谋划、设计施工到建成运营全周期工作要点。
经过不断学习,再加上这么多年积累的运营和管理经验,王帅已经从一名污水处理工成长为解决环保难题的技术能手。不仅如此,他还注重员工技能提升,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王帅制定了教育培训奖励制度,为职工参谋职业发展规划,主动为大家授课,带动大家踊跃参与工作后继续教育。到目前为止,全厂职工均取得了污废水处理工岗位证书,90%以上员工取得大专及以上高等学历,30%以上职工取得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桂壮壮2014年进入蒙城县清流污水处理厂工作,已经通过了市政中级职称评定,取得了污废水处理工岗位证书。“王帅主任非常关心我们员工的发展,在他的帮助下,我们年轻职工都有明显的进步。”桂壮壮说。
“在王帅的带领下,污水处理厂员工整体素质得到较大提升,为我县污水处理事业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蒙城县城市管理局水资源管理服务中心负责人徐辉表示。
多年来,王帅带领污水处理团队全力保障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完成了历年的处理水量目标和节能减排任务,有力改善了水环境质量状况,污水处理工作得到了上级部门和群众的一致认可。
王帅带领污水处理厂生产运行班组先后获得亳州市“工人先锋号”和安徽省“工人先锋号”等集体荣誉,清流污水处理厂获得省政府“污染减排超额完成奖”奖项,他先后获得亳州市和安徽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快评
既当“好师傅” 又当“领路人”
从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到省劳动模范,王帅凭着过硬的知识技术和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坚持科技创新,努力提高全县污水处理科技含量,提升了整体污水处理水平,他也由此成为善解污水处理难题的行家里手,一名污水处理领域的“好师傅”。
更难能可贵的是,王帅还不忘培养年轻人才,通过制定教育培训奖励制度、职工职业发展规划、讲解授课等方式,帮助刚入职的职工提高业务水平,为全县环保事业发展储备了一批专业人才,积蓄了发展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