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财力保障——市财政局向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作报告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12月29日,在亳州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市财政局书面向大会作《关于亳州市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2年,全市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落实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决议要求,依法理财治税,强化财力统筹,有力支持了经济发展和民生事业。2022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48.1亿元,为预算的96.1%,同比增长5.6%;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84.9亿元,为预算的95%。

精准施策 着力服务市场主体

2022年,我市加快落实减税退税政策,聚焦小微企业和重点行业,加大留抵退税力度,全市累计退税减税降费85亿元。积极落实房租减免政策,对承租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房产的2230户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减免房屋租金6089.1万元。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免收投标保证金和采购文件工本费,为各类市场主体减少资金占用3.3亿元。推动扩大政银担业务规模,新增政银担业务55.6亿元,惠及市场主体5695户。实施“小微担”政策,为2796户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担保33.4亿元,平均担保费率降至0.2%。

聚焦短板 不断增强民生福祉

2022年,我市扎实保障民生项目建设,投入186.4亿元实施20项民生实事和10项暖民心行动。全市投入9亿元,支持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落实阶段性缓缴社保费扩围延期政策,全市共受理社保缓缴申请2652万元,减征参保单位失业保险费9853万元。发放企业稳岗返还资金4661万元,支持稳定就业形势。加大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力度,支持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用好中央财政皖北综合财力补助资金,优先支持“喝上引调水”工程建设。着力巩固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各教育学段学生资助政策。

统筹财力 支持城乡协调发展

2022年,我市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全市各级累计安排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7.7亿元,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资金保障。实施“农信担”政策,为716家“三农”主体提供融资担保2.6亿元,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强化涉农资金投入保障,确保涉农投入持续增长。全市投入13.2亿元支持新建高标准农田58万亩。开展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为139.6万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96.7亿元。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全市累计纳入财政部项目库项目33个,总投资412亿元。积极争取政府债券额度,全市新增政府专项债112.7亿元,支持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物流综合产业园、城际铁路、棚户区改造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

立足本职 加强财政资金统筹

根据县区预算汇编及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财税政策变化情况,2023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报告指出,2023年市级预算编制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树立以政领财、以财辅政理念,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要求,坚持量入为出,全面实施零基预算改革,加强财政资金统筹,强化预算对重大决策部署的保障能力;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优化支出结构,严控一般性支出;加强财政投入方式创新,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益和使用效率;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等重大风险,积极缓解财政收支矛盾,确保财政平衡可持续。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