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响蔬菜种植品牌 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村民正在采收蔬菜。

冬去春来,万物生长。连日来,在利辛县望疃镇蔡桥村蔡新庄的蔬菜大棚里,村民们正忙着采收、分拣、装箱蔬菜、外运,一派繁忙的劳动景象。

种植户蔡敬超介绍,他种蔬菜近5年了,现有40座大棚蔬菜,目前小青菜已渐次进入成熟期,市场行情不错,预计每座大棚收入近万元。采收结束后,他准备种生菜,一个多月以后又可以上市,从而实现大棚蔬菜产能最大化。

蔬菜大棚不仅给蔡敬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带动了周边群众就业。“我在大棚干活每天能收入上百元,自家的土地流转出去还能收租金,比出去打工还要强。”村民蔡泽英笑着说,除了在大棚基地挣钱,她还在这里学会了种菜技术,自家闲散地种出的蔬菜除了日常食用,还能拿到集市上卖钱。

蔡敬超对此并不“知足”,他还利用技术优势,向当地群众传授大棚种植经验,积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周边群众有要学习蔬菜种植技术的,我都会提供免费服务,带动大家共同增收致富。”蔡敬超说。

“刚刚过去的秋冬季节,我们积极引导农户合理利用农闲田种植蔬菜、规划品类,抢时间、争速度、保质量,使农田发挥最大经济效益,让‘冬闲’变‘冬忙’,为春季的增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望疃镇农村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刘宇介绍说。

蔡桥村党委书记徐飞阳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该村将继续加快土地流转进程,因地制宜发挥传统种植技术优势,大力发展青菜、西红柿、黄瓜等特色蔬菜种植,打响蔡桥蔬菜品牌,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近年来,望疃镇积极引导农户发展特色高效农业,从育苗栽秧、田间管理、技术培训、销售渠道等方面入手,切实帮助农民解决蔬菜种植生产中遇到的问题,让蔬菜从一季种植变成多季种植或错时种植,让农民在农闲季也有活儿干、有钱赚。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