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药食同源,大家会自然想到我们生活中常用的许多食材,比如红枣、枸杞、百合、薏苡仁等等,这些颜值高、名字又好听的食材,其实它们也是中药材。当它们出现在厨房时,我们会默认为是制作美食的原材料。当它们陈列在药房里,便成为人们调理身体的神奇之物。今天,我想说说这味药食同源的桑葚子。
桑葚,是落叶乔木类植物的果实,在中国已经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桑葚的树干很高,树皮粗糙,叶子呈椭圆形,边缘有锯齿。花朵是淡黄色的,娇小玲珑,成簇开放。最可爱又可用的莫过于桑葚果,那一粒粒密实的颗粒紧挨着,凑成一颗颗椭圆形的果实。初长成的果实是淡红色,随着日照与生长,果实逐渐变成赤红色,成熟期会变成紫黑色。也有一种果实是白里透红的品种,口感与风味较紫黑色桑葚来说更为奇妙,甜而不腻。随手从桑葚树上摘下几颗,不用洗,直接放到嘴里大快朵颐,酸甜的汁液流入口腔,那叫一个舒畅。
桑葚因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花青素、粗纤维、维生素等成分,作为中药材,桑葚的药性入肺、肾二经,可以滋阴补血、益气生津。作为食材,桑葚果用来泡花果茶也是极好的。亳州是全国闻名的花茶之乡,桑葚入药制作花果茶,那是必不可少。常见的方子就有:桑葚搭配玫瑰花、干柠檬片可以美容养颜;搭配龙眼、枸杞、玫瑰花可以辅助治疗气血不足;搭配茉莉花可以辅助治疗失眠焦虑等等。
记得童年暑假时,回到乡下的爷爷奶奶家,与小伙伴们一起采摘品尝过美味无敌的桑葚,那原生态的味道至今难以忘怀。男孩子们爬到树杈上摘果子,女孩子们提着一个小蜀黍编的篮子。把篮子举得高高的,就等着黑珍珠般的桑葚“大珠小珠落玉盘”似的落到篮子里。大家说好了不许偷吃,摘完了一起分。但是从树上下来的男孩子们却被女孩儿们追着笑骂:说了不许偷吃,你看看你们嘴上的“黑胡子”……
目前,我工作的李腰村在连片种植小麦的情况下,仍有张小庄、李老家、刘天庙、周寨、王桥等自然庄的不少农户继续种植桑树苗。用张小庄张廷君、李后兰老两口的话来说:“俺们这年龄大了,身体偏瘫残疾,腿脚行动不便,不能出去打工。两个儿子、两个闺女都成家立业了,也不需要俺老两口操心。咱村没忘了俺们这不中用的老两口,不仅给俺家办理了整户低保、一二级残补、养老金,还扶持俺家种植了这2亩桑苗,每亩产量400多斤,每斤卖2块多钱,再加上政府每亩给补助的1000块钱,去年这2亩桑苗共收入4000多块钱。而且,俺这2亩桑苗树下套种的豌豆,也还有一笔收入。咱种地、咱收入,政府还给咱补贴,这样的好政策在以前,连想都不敢想啊!”
返回村部途中,手里的那一小包桑葚清香扑鼻。我抓起一把放入口中,咀嚼间,一股蜜流滑入喉咙,似甘泉、似溪流,仿佛瞬间找回了童年与桑葚初遇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