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西瓜为乡村振兴“甜蜜”赋能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蒙城县楚村镇慧众家庭农场的大棚西瓜长势良好。

亳州新闻网讯  天气渐热,我市农村多地西瓜陆续进入成熟期,将为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带来“甜蜜”的动能。

5月28日,记者走进利辛县张村镇王寨村的百亩西瓜种植大棚,放眼望去,一株株西瓜藤蔓枝叶郁郁葱葱、长势喜人。西瓜秧上已经挂满了圆溜溜、绿油油的小西瓜。

“种西瓜讲究的是早种早熟,越早上市价格越高,我们棚里的西瓜再过十来天就能上市了,希望能赶上好行情。”马宇龙是王寨村的西瓜种植大户,今年他流转了80亩土地种植大棚西瓜。在他的精心管护下,西瓜长势非常喜人,估计能给他带来65万元左右的纯收入。“西瓜想种好,品种是关键。今年我们种植的有8424、美都等优质西瓜品种,很受市场欢迎。”马宇龙高兴地说。

“王寨村还广泛推广‘瓜菜、瓜菌’等组合轮作模式,开启了蔬果种植现代农业的新征程,带动了村民发家致富,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张村镇乡村振兴负责人蔡帅祥说, 近年来,张村镇紧紧围绕乡村产业振兴,党建引领示范带动,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带动村集体增收、农民致富。

近日,位于蒙城县楚村镇中袁村的慧众家庭农场温室种植大棚里,工人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里的“8424”西瓜已经大量采摘投放市场。

“西瓜收获期,也是我们的用工高峰期,最高峰时用工量能达到100多人,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该家庭农场负责人于凯介绍。

“家里的土地承包给他们,我又能来这打个零工,摘西瓜活不累还干净,时间自由,还能挣到两份钱。”村民袁树文兴奋地说,“在家门口就业,孩子再也不用当留守儿童了。”

据了解,慧众家庭农场是楚村镇招商引资项目,由村里协助流转连片土地230亩,共建设167个温室大棚,项目总投资超过140万元。土地流转采用预付地租的方式,解决了群众要地租难的问题。

近年来,楚村镇积极鼓励在外人士回乡创业,带动家乡发展的同时,努力打造“一村一品”产业格局,营造人人参与创业的浓厚氛围,推动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