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辛县孙庙乡:保粮助种暖民心政府助农笑开颜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玉米现在全部都种到地里去了。”种粮大户李桂兰高兴地说道。6月13日,安徽省利辛县孙庙乡和谐村的种粮大户李桂兰,正在田间地头查看玉米的播种情况。

种粮大户李桂兰,土地流转200多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南瓜等作物。每年经济效益达到60余万元,同时带动本地40余人进行务工,为本地群众提供了增收的渠道。

“今年的收割机非常少,眼看着小麦成熟,如果不及时收割归仓,这一年的收成就全都毁坏了。我们乡政府及时帮助我协调了几部收割机,在雨前把我的小麦全部收割完毕。特别感谢政府的帮助,不仅保证了粮食的质量还保证了粮食的产量!”李桂兰高兴地说道。

“我是来帮助她把粮食运送到仓库里的,为了及早地把粮食收到家里,我们都是连夜进行收割运输,保证了雨前收割归仓完毕。我和其他农机手不停歇地进行工作。”农机手周中辉说道。

李桂兰说道,今年的产量较上一年有所下降,但是也达到每亩地500公斤以上。

“现在墒情良好,正是种植玉米的好时候。不仅节省成本,还能保证种植的成活率。她家的玉米都是我来播种的,现在都播种完毕了。正好前两天下了场雨,能够让玉米更好地生长。”农机手黄伟说道。

“前两天,因为种植南瓜的需要,急需工人进行种植;但是,农户现在也在抢种玉米,很难找到工人。这个时候,我们当地政府再一次帮助我解决了困难,协调了附近村民20名,帮助我进行南瓜种植,终于在雨前把南瓜种植完毕。又下了一场及时雨,为我节省了不少灌溉的费用。”李桂兰激动地说道。

“因为今年的特殊情况,地区间都不同程度的缺少机械,针对不同的农户,我乡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尽我们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农户的损失降到最低;同时也保证小麦颗粒归仓,农作物及时播种,为秋季作物的丰收打下基础,助力乡村振兴。”孙庙乡党委书记孙同奎说道。

作者:周晓琪

编发:亳州头条

(责任编辑:丁静)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