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网讯 夏日炎炎,热浪滚滚。谯城区华佗镇道东村的红薯育苗基地里一派繁忙景象,十几位村民正忙着采收一株株嫩绿的红薯苗,一剪一系,一捆捆薯苗摆放整齐,即将装车销往全国各地。
“红薯苗是一边剪,一边生长,可以收获四五茬。当前是红薯苗移栽的最佳时期,红薯苗销售从5月初一直持续到6月底,每亩地能收入四五千元。”红薯育苗基地负责人、道东村创业青年蒋锐告诉记者,三年前,他到山东莘县学习红薯种植技术,回村发展红薯产业,效益一年比一年好。为了增加收益,他又把目光瞄准在红薯育苗上。
“今年我们红薯育苗基地,主要培育了烟薯25、西瓜红两个热销品种,共100亩。”蒋锐说,这两个品种的红薯苗成活率高、病虫害少、产量高,加上红薯种经过脱毒处理,培育出的红薯苗无病菌、更健康,很受市场欢迎,远销山东、河北、河南、江苏、辽宁等地。
在镇村的支持下,通过发展红薯育苗,蒋锐不仅把红薯苗做成了大产业,还引领周边村民到基地就业、种植红薯,走出了一条发展特色产业的共富路。
“在红薯苗的销售旺期,每天有三四十人在这剪苗。”蒋锐介绍,在他的带动下,道东村的一些村民也开始发展红薯产业,目前道东村的红薯种植面积达到200多亩。
道东村党总支书记李大朋介绍,该村将进一步帮助红薯种植大户流转土地、扩大规模,同时在办理贷款、技术培训和提供务工人员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进一步提高红薯种植效益,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靠特色。华佗镇副镇长李成福介绍,红薯易管理、产量高、效益好,发展红薯特色种植深受农户欢迎。该镇的红薯产业已经形成了“产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多赢模式,通过延伸产业链和价值链,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新路径。
“红薯红起来,农民富起来。未来,华佗镇将着力打造红薯加工基地,逐步形成集育苗、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条,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将小红薯做成大产业,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蓄势赋能。”李成福满怀信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