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父亲的难忘瞬间】欧阳:关于父亲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不久前,我在凌晨被砰的声响惊醒,从床上爬起来,检查一遍才发现是卧室窗户的钢化玻璃爆了,凌晨四点多,除了微弱的手机灯光,到处都是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见,我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即担心玻璃碎了掉下去会不会砸到人,又在反复想大块的钢化玻璃需要定制,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换掉它,而爆后的玻璃仍然没有就此罢休,它开始一点点碎裂开来,发出咯咯吱吱的声音,一声比一声刺耳,我在这样的环境里辗转难眠,终于熬到六点来钟,给出差的家属发了信息,起床收拾了一下,又给远在外地的父亲打了电话。

他交代我提醒孩子,别让他们靠近窗户,尽量不要开关窗户,或者开关的时候别用太大力气,安慰我说如果不去碰它,一般它不会自己掉下来,只要找人来尽快换掉它就行。听了父亲的话,我略略放下心,这才勉强打起精神开始一天的日常生活。

这样想起来,独立生活之后,遇到的各种难题,我总会第一个想起父亲。

父亲是个非常聪明的人,他懂的很多,会修各种各样的东西。小时候住的不大的房子里,总是堆满了拆开的机器,大小不一线路复杂的电路板,叫不上名字的维修工具。空闲的时候,他就坐在桌子前,对着那堆东西焊接,组装,乐此不疲。在大多数人还只是听过电脑这个名字的时候,他又迷上了电脑,不会英语的他,可以对着DOS系统打代码,为了上网费便宜一点,他早上五六点钟起来,坐在电脑前拨号上网,每次出差,买回来一沓又一沓的软盘和光盘。在电脑逐渐普及起来的年代里,他又整天帮人选型号,组装电脑,再维修,仍然乐此不疲。

他永远紧跟时代、紧跟科技的发展,从我小时候那几样有限的家用电器,到科技改变生活的现在,日常使用的电器越来越多,可仍然没有什么能难倒他。装修房子时,从改水电到选家电,洗碗机,新风机,净水器,他还是什么都懂。

年幼的时候,觉得他跟所有的父亲没什么不同,为了工作早出晚归,经常沉默寡言,对我也很严厉。可是回忆起逐渐长大的过程中,除开对于我们学习成绩的严厉,父亲又是温柔有耐心的。他不会厌烦我和妹妹的絮絮叨叨,陪我们聊天,晚自习放学太晚,他也不放心,只要有时间就会去接我们,我们俩喜欢的书喜欢的电影喜欢的歌曲,他也会陪我们一起看一起听,这些简单的陪伴,成为了我在青春期最美好的记忆,也让父亲,逐渐成为我心中最值得信赖的人。

在我女儿五个月大的时候,小小的婴儿突然生病高烧不退,我对着她手足无措,打电话给父亲,听到他的声音就开始嚎啕大哭,出差在外的他,当天夜里就赶了来,帮我照顾孩子。父亲来了以后,孩子并没有立刻就痊愈,可是我的心境,却立刻松弛下来,不再焦虑不安。他来的第二天,孩子逐渐退烧,我发现她的身上冒出的红色玫瑰疹,才想起来,她不过是得了幼儿急疹。

如今,我已经是个独立的大人,有了自己的生活,有了要背负的责任,需要在自己的人生中奋勇前行。可是每次在父亲面前,我仍然觉得自己还是那个十几岁的少年,向他絮叨工作的事,孩子的事,向他咨询各种不懂的问题,而站在我面前的父亲,也仍然跟二十几年前一样,微笑着,耐心的回答着我的问题,从来没有变老。不会用的家电,不懂的人情琐事,无论是生活中的难题,还是工作中,我不会的表格格式,父亲那里总有答案。而这答案,无论是否正确,却似乎都能让我获得在漫长人生道路中解开难题的力量。

常说“父爱如山”,于我,父亲更像是一棵大树,可以庇荫遮阳,成为我偶尔疲惫时能够休憩的所在。我更希望,父亲可以如大树一般,即使四季轮回,时间流逝,只有年轮刻在心里,在每个春天,仍然能生机勃勃,闪亮如新。

点击链接查看活动详情:http://www.bozhou.cn/p/287873.html

作者:欧阳

编辑:蒋海涛

审校:丁静

发布:亳州头条



(责任编辑:蒋海涛)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