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深处的耳光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那一年的夏天,麦收过后,由于过度的劳累,母亲的颈椎病又犯了,并且很严重,头晕身上重,甚至到了无法下床走动的地步。看着母亲难受地躺在床上痛苦不已,我和弟弟心急如焚。

后来听村中的一位老人说,用生姜、天麻炖鱼头,可以活血化瘀,减缓颈椎病的疼痛。那时的农村,还很贫困,对于吃肉吃鱼可以说是一件奢侈的事情,生姜天麻都好找,但要弄到比较大的鱼就特别困难了。我和弟弟暗下决心,一定要尽快捕捉到一条大鱼炖鱼头给母亲消除痛苦。

一天中午,趁母亲不注意,我和弟弟拿着渔网偷偷地溜了出去,到村东头的一条小河中去逮鱼。小河的名字叫黄龙沟,此时的河水不是很深,我和弟弟脱掉鞋站在水边,一遍又一遍地朝河中撒着渔网,多么希望能够网住一条较大的鲫鱼或鲤鱼啊。也许是我的撒网技术太差了吧,每次渔网都只能撒开一小片,所以直到我和弟弟筋疲力尽了,也不见一条大鱼落网。谁知,就在我和弟弟累得瘫倒在河边的时候,上游忽然开闸了,河水汹涌而至,眼看就要朝我们冲了过来,而我和弟弟却一点儿也没有留意到。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在河边放羊的四叔疾跑而来,迅速拉起了几乎要睡着的我和弟弟。

家中,母亲发现我们不见了,强撑着起来寻找我们,当听人说是拿着渔网逮鱼去了,急忙赶到黄龙沟边,却只看到两双熟悉的布鞋。母亲疯了一般地扑了上去,拾起鞋子,撕心裂肺地哭喊着:“孩子,我的孩子,我的孩子啊!”可回答她的只是那迅疾流淌的河水。

当我和弟弟在四叔家冲洗好身上的泥污,回到家的时候,却听到了母亲悲痛哭泣的声音,顿时急了,扑到她的怀里,喊着:“妈,妈!”母亲擦了擦眼泪,愣了一下,一眼看到了我和弟弟,快速地摸了摸我和弟弟的脸,呼的一下坐了起来,紧紧地抱住我们,号啕大哭道:“你们没有事,太好了!”猛然间,母亲又推开我们,抬起手,狠狠地给了我一记耳光,气愤地说:“你这个做哥哥的怎么这么不省心!说了多少次,不让你们下河,非得偷着去,万一出了什么事儿,我可怎么活?”然后又扑过来更紧地抱住了我和弟弟……

那一刻,我哭了,让眼泪尽情地流着,脸上虽然火辣辣地疼,但却一点儿也没有怨恨母亲。我知道,那一记耳光就是母爱的见证。

从那以后,我和弟弟再也没有下河去捉鱼或者游泳,直至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情景,还心有余悸,如果当时四叔没有发现我们,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一到夏天,就会讲这个例子给我的孩子和学生们听,希望大家都能珍惜生命,远离溺水。

作者:侯兴锋

编发:亳州头条

(责任编辑:丁静)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