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网讯 文明,是城市最鲜明的底色,是城市内在气质的彰显。今年以来,我市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推进文明城市创建、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厚植文明之根,涵养时代新风,持续推动市民文明素养、城市文明程度双提升。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我市退休教师龚继峰、蒙城县图书馆荣获第八批安徽省岗位学雷锋标兵、安徽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荣誉称号。谭艳芳获评2022年“心动安徽·最美人物”。评选“亳州好人”10组11人,获评“安徽好人”1名,入选“中国好人”候选人2名。评出全市第七届“千名新时代好少年”970名。加强全民国防教育,举办“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授牌仪式,涡阳县新四军第四师纪念馆被命名为首批安徽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红色教育基地。
稳步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坚持高站位一体推进、高频次调研调度,印发《亳州市2023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方案》,稳步实施交通秩序治理、道路综合整治等12项专项行动。持续推进30位市厅级领导和93家市直单位包保社区文明创建工作,分管市领导累计开展实地调研和专题调度20余次。组织开展“行走亳州”徒步督查活动,印发督查通报34期,逐月印发“网上申报”工作提示单,组织“网上申报”工作培训会和座谈会13场,研究解决了一大批重难点问题。
持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五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童心向党”等学习实践活动4000余场次。建立健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管用育融”工作机制,今年以来,全市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5个、实践所97个、实践站1347个、实践点1539个,实现城乡全覆盖。全市实名注册志愿者92.67万人,组织开展“学雷锋月”志愿服务活动1800余场次。承办皖北地区移风易俗工作座谈会,广泛开展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文明交通等行动。进一步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