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白加黑” 城市更靓丽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改造提升后的路面。

亳州新闻网讯  最近一段时间,市区不少道路经过“白加黑”提升改造,面貌焕然一新,行驶起来也更加平坦舒适。

“从去年底开始,我们分别对市区芍花路、药都大道、华佗大道、建安路、元参路等路段进行‘白加黑’改造,目前工程已基本结束。”日前,亳州魏武国控集团项目负责人葛大宁说。

据了解,这五条道路提升改造工程总投资约6500万元,改造路段总长度12000多米,其中芍花路(药王大道至张良路段)改造长度2324米;药都大道(药王大道至张良路段)改造长度2346米;华佗大道(文帝街至亳菊路段)改造长度5430米;建安路(沉香路至香附路段)改造长度1009米;元参路(魏武大道至建安路段)改造长度902米。

记者在华佗大道与芍花路交口看到,新修的沥青路面平整美观,车辆经过几乎没有任何噪声。葛大宁告诉记者,这是因为摊铺沥青时,采用的是“全幅阶梯式四级联铺”先进施工技术,确保路面一次性摊铺完成,因此没有出现施工接缝,路面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现在常见的施工方式是半幅摊铺,难免会出现施工接缝。如果接缝处理不好,容易出现两侧路面不一样高的问题,影响整体美观度和通行舒适度。”葛大宁说,相对于沥青半幅摊铺施工,全幅摊铺虽然优点多,但对交通影响较大,只有像芍花路这样交通流量较小的道路适合采用。

记者注意到,此次道路提升改造在细节上处理很到位,这在检查井、窨井盖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井口”边缘没有任何修补痕迹,高度与四周路面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不仅如此,窨井盖用的是宽边五防井盖,不仅增加了井盖的受力面积,还具有防盗、防滑、防响、防坠落、防位移等优点。

道路不仅要美观,更要实用、耐用。葛大宁介绍,虽然“白加黑”提升改造是以原有道路为基础的,但由于部分道路路基已经损坏,因此摊铺沥青前需要对路基存在的断板、板底脱空等“病害”进行处理,这样才能保证施工质量,增加道路使用寿命。另外,提升改造过程中还更新和出新了道路管网和交通护栏等基础设施,以提高道路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亳州魏武国控集团项目管理部负责人李辉表示,除了以上五条道路提升改造工程,今年谯城区还谋划实施了多条断头路打通工程,目前已经陆续开工,今后城市路网将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密集,市民出行将更加便利。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