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只1.2元 10年价格翻三倍
小小知了猴缘何成“夏日网红”
亳州新闻网讯 夏季是不缺美食的季节,但要说哪些菜比较火,油炸知了猴绝对榜上有名。近年来,由于人们对知了猴的食用量日渐增大,其价格不断上涨,但吃货们仍然趋之若鹜,小小知了猴也掀起了市民的捕捉热。知了猴为什么会受到如此青睐呢?大量捕捉会不会对生态造成影响?多吃会不会对身体产生什么危害?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市民在购买知了猴。
张国庆冷库里的知了猴。
知了猴网上销售火爆。
知了猴身价攀升
“老板,给我来一盘知了猴。”“对不起,你来晚了,卖完了。”7月28日晚上,在市区文帝路一家餐馆,不大的工夫,已经有三四桌客人点名要知了猴这道菜,由于已经卖完,老板张明浩只得连连向食客们道歉。
张明浩告诉记者,他开饭店十几年了,明显感觉到知了猴越来越受欢迎。10年前,很少有顾客吃知了猴,一只才卖三四毛钱。现在,每天都有不少客人点知了猴,价格不断上涨,今年价格更是涨到了每只1.2元,10年翻了三倍。
知了猴为什么会受到追捧呢?市民王先生说,知了猴是时令菜,一年中只有在夏季才能吃到,而且口感好,尤其是油炸知了猴,香酥脆嫩,让人食欲大增。另外,很多饭店都会推出知了猴菜品,以此招揽顾客,助推知了猴成了“网红菜”。
知了猴在网上同样销售火爆。记者打开一款外卖平台软件,看到一条知了猴促销信息“20只/袋,夏季美味,大号金蝉(知了猴)”,价格只要24.99元。销售记录显示,附近有5966人买过,算是平台上的爆款商品。
人工养殖渐增多
自6月下旬以来,市区涡河魏武大道桥南头的露天市场上几乎每天都会有十几个小摊小贩一字排开,向过往市民兜售知了猴。近日,记者在现场了解到,知了猴可以论斤卖,每500克120元,也可以论只卖,价格高低不等,每只从8毛到1.2元不等,以质论价。
“放心吧,我们卖的都是野生的,都是昨天晚上农户从树上逮的。”看到记者犹豫不买,一位摊贩主动向记者推销起来。一位开着面包车销售知了猴的商贩告诉记者,野生的知了猴已经快“下市”了,他的知了猴是从养殖户手中买的。
“就知了猴产量来说,目前仍然以野生的为主,不过由于人们对它的食用量越来越大,再加上野生知了猴有所减少,人工养殖量在逐年增长。”长期从事知了猴生意的张国庆说,据他所知,我市每个县区都有知了猴养殖户,养殖数量逐年递增。在他的冷库里,一箱箱知了猴码放齐整,有塑料袋装的,有真空包装的,也有矿泉水瓶装的,大部分都是他从散户手中购得的野生知了猴。
张国庆拿起一袋真空包装的知了猴说,每袋20只装,专供电商平台,市区的一些外卖平台都是他在供货,销量非常好。
请不要过量捕捉
记者了解到,由于市民对知了猴的需求越来越大,加上知了猴价格攀升,掀起了市民的捕捉热。在谯城区五马镇杨楼村,每到晚上,不少男女老少都会带着“装备”,在树林里捉知了猴。“一个知了猴能卖一块钱左右,一个晚上能挣几十块钱,比闲着强多了。”村民张士全说。那么,大量捕捉知了猴会不会对生态产生影响呢?知了猴能不能经常食用呢?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知了猴属于野生动物,但并非益虫。知了猴以吸食树木根部的汁液为生,每年到了夏天开始出土,爬到树上产卵繁殖,幼虫孵出后,落在地面上,随即钻入土中,又开始吸食树木根系,会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
该工作人员表示,知了猴虽然不属于国家保护动物,但却是大自然的一员,如果过量捕捉食用,可能会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
市人民医院医生介绍,知了猴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蛋白质及微量元素,营养价值很高。另外,知了猴还具有药用功能,对促进人体生长发育、补充机体代谢消耗、体虚患者康复等都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知了猴不易多食,吃多了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不适情况,尤其是对昆虫过敏的人最好不要食用。”该医生提醒说。
·延伸阅读·
与知了猴相克的食物有哪些?
海鲜
知了猴和海鲜不能同时吃,海鲜虽然好吃又有营养,但是海鲜是凉性食材,如果海鲜和知了猴一起吃,知了猴的营养会发生变化,而且不利于肠道的正常消化,甚至可能引起腹痛、腹泻,所以知了猴和海鲜最好不要一起吃。
冰冷食物
知了猴属于高蛋白食物,这类食物的消化吸收需要优秀的消化吸收能力,寒性成分服用后会加重身体的凉性,容易造成脾胃虚弱,减少胃的消化吸收,非常容易引起腹泻,比如常见的凉性食物有茄子、丝瓜、冬瓜、秋葵、鹅肉等。
过敏食物
知了猴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其中一些属于外来蛋白质,可能会引起过敏的风险,人体的肝脏有一定的解毒功能,少量食用可能不会引起过敏,但如果大量食用或与其他高度敏感的食物一起食用,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