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建安路“白加黑”更新改造现场:趁“热”作业保证工程质量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高温持续,伏天的热力不减。日前,记者在市区建安路“白加黑”更新改造工程施工现场看到,建设者们头顶焦阳,脚“踩”100多度的沥青,全力推进工程建设,争取早日完工。

唐瑞海在提升雨水箅子。

工人在操作摊铺机。

“铁板烧”上烫脚干活

7月28日上午,建安路(药都路—光明路)“白加黑”更新改造工程开始摊铺沥青面层。运料车、摊铺机、压路机在机动车道上依次排开,缓慢向前推进,冒着热气的沥青混凝土从运料机上卸下,经过摊铺机碾压和压路机压实,变成平整的路面。

152.8℃,现场施工人员用测温枪测量刚刚从运料车上卸下的沥青,“沥青刚出厂时,温度更高。”

“按照施工要求,沥青混凝土出厂时温度不得低于160℃,这样才能确保现场摊铺时温度在150℃以上。”施工单位安徽开埠建筑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郭陆杰告诉记者,这意味着施工时,工人要“踩”着150℃的沥青干活,就像是踩在“铁板烧”上。

记者站在刚刚摊铺的沥青上,很快就能感觉到地面“烫脚”,只能来回走动。施工单位很快为记者找来一双劳保鞋,橡胶鞋底,鞋底特别厚。

郭陆杰告诉记者,在这样的高温地面,如果穿的是普通鞋或者皮鞋,鞋底轻则损坏重则烫化,所以工人穿的是劳保鞋,不过即使如此,在上面站得时间久了仍然很烫脚。

除了烫脚,记者还发现,现场热气逼人。“在高温沥青的影响下,我们工作的环境温度超过60℃,热浪不停地往上吹,热得人非常难受。”正在干活的工人李先丰说,30多摄氏度的天气对他们来说,早已是司空见惯了。

沥青温度高达152.8℃。

趁“热”作业保证质量

郭陆杰介绍,建安路机动车道路面宽度14米,两组摊铺机、压路机间隔20米左右,一前一后梯队作业,这样能避免出现“冷接缝”,影响路面平整度和施工质量。在参与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30多名工人中,摊铺机、压路机司机也是最辛苦的。

记者注意到,无论是摊铺机还是压路机,都是“敞篷式”的,虽然司机头顶上有车篷,但四周“空无一物”,热腾腾的空气可以直接进入“驾驶室”。但对司机来说,闷热的空气和热风只是一道“开胃菜”,更大的考验还在后头。

随着冒着热气的沥青从运料车上卸下,空气里的水分瞬间被高温沥青吸干,变成一阵阵热浪,首当其冲的就是坐在摊铺机上的司机。“一百五十多摄氏度的沥青倒在前面,就像是在我面前放置一个烤炉,个中滋味真是无法形容,‘酸爽’极了。”摊铺机司机李信峰说。

记者注意到,李信峰头上满是汗水,就像刚刚洗过似的,汗水顺着脸颊流到脖子上,把衣服全都浸透。“衣服干了湿,湿了干,来来回回好多遍。”李信峰笑着说,尽管一天喝了十几瓶矿泉水,但很少上厕所,全都出汗蒸发走了。

压路机司机罗虎自嘲地说,一边是热风,一边是热浪,他们在工作中可以说是“腹背受敌”,而且每次摊铺沥青都要连续工作好几个小时。

防暑物品充分供应

建安路“白加黑”更新改造工程施工时,无论是机动车道还是非机动车道,沥青路面都分为上下两层进行。记者采访时,正在施工的是机动车道上的面层沥青,施工前需要对雨水管道的箅子和收水口进行提升,确保顶高与路面高度一致。

唐瑞海的工作就是负责雨水箅子和收水口提升。“虽然现在施工机械化水平高了,但像这样的工作必须由人工来完成。”唐瑞海说,由于建安路是市区的主干道,工期要求比较紧,他们要抓紧时间完成雨水箅子和收水口提升工作,确保不耽误后续施工。

天气闷热,唐瑞海汗流浃背,他擦擦脸上的汗水,继续忙碌起来。每隔一段时间,就拿起旁边的大水瓶猛灌几口。像这样的大水瓶,他一天要喝三四瓶,补水六七升。“虽然很辛苦,但挣的也不少。”唐瑞海笑呵呵地说,像他这样的“大工”,一天工资将近300块钱。

更让唐瑞海感到暖心的是,施工单位对他们农民工越来越贴心,不仅免费发放风油精、藿香正气水、雪糕等防暑降温物品,还无限量提供矿泉水,有时公司还直接送到工地上,免去了来回接水的麻烦。

“过去我们干活可没有这些待遇,这说明关心农民工的人多了,这让我们努力工作的动力更足了。”唐瑞海说。

郭陆杰表示,公司通过调整工作时间、减少高温作业强度、保证防暑降温物品供应充足等措施,确保工人有良好的施工环境,保证工程进展顺利,争取早日完工,为城市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