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敬贤正在给蚂蚱投喂草料。
亳州新闻网讯 日前,记者走进蒙城县立仓镇门南杨村的蚂蚱养殖基地,只见密密麻麻的蚂蚱或栖息或觅食,发出“沙沙沙”的扑腾声。
该基地负责人王敬贤一手拿塑料封袋,一手抓蚂蚱,一会儿的工夫,手脚麻利的他就抓了好几十只。王敬贤是门南杨村人,现年54岁,之前常年在外务工,由于年岁渐长,身体不再适应繁重的体力劳动,于是决定回乡发展。2020年,王敬贤投资8万多元,先后建起30个大棚养殖蚂蚱,并种植了5亩供蚂蚱食用的黑麦草、墨西哥玉米草等作物。
蚂蚱也称为蝗虫,靠吃鲜嫩肥厚的小麦、玉米、高粱、稻谷、大豆、棉花等农作物的叶而生存,所以被认为是一种害虫。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蚂蚱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在餐饮行业尤其是烧烤市场持续走俏,人工养殖蚂蚱效益非常可观。
“蚂蚱的繁殖速度快、生长周期短,养殖技术简单。”王敬贤说,他养殖的蚂蚱是从台湾引进的“台湾大蝗”,体型大、肉质好,一年中3月至10月都可以养殖,全年可收获4茬。一个棚能产出300斤左右蚂蚱,利润可达5000元。
谈到今后的发展,王敬贤充满信心:“大棚养殖蚂蚱前景很好,未来将通过网络进行销售,同时会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父老乡亲们,带动更多村民搞蚂蚱养殖,带领父老乡亲们一起致富。”
近年来,蒙城县立仓镇紧紧围绕“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殖业,增加群众和村集体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