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二夹弦真正走进人们心里

——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省戏剧家协会主席韩再芬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2023亳州第四届二夹弦戏曲大赛于9月3日晚开幕,现场锣鼓阵阵,赢得观众一致好评。举办此次大赛意义何在?二夹弦为何能深受欢迎?有什么优势所在?带着一系列问题,9月4日,本报记者专访了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省文联副主席、省戏剧家协会主席韩再芬。

“这次很高兴看到来自山东、河南、安徽的300多名文艺界朋友,欢聚在历史悠久、文化厚重、风景秀丽的亳州,共襄盛举,参加此次二夹弦戏曲艺术节活动。”提到本次大赛开幕式现场盛况,韩再芬表示,省戏剧家协会有幸与相关单位共同主办了这次活动,让大家看到了二夹弦发展的美好前景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可以说,本次活动创意精彩、内容丰富、动员广泛,期待此次大赛能给二夹弦艺术带来新的繁荣,再上新台阶、攀登新高峰。”

韩再芬表示,这次举办二夹弦戏曲艺术节旨在展现我国二夹弦戏曲院团、演艺工作者的新发展、新理念、新创举、新成果。加强兄弟院团的合作交流,共谋发展新思路。弘扬二夹弦艺术的深厚文化和技艺传统,展示音乐、唱腔、表演诸方面的现实成就和艺术魅力,致力于实现符合当下审美需求的新突破。

对于二夹弦戏曲艺术节和群众之间的关系,韩再芬认为,二夹弦戏曲艺术节作为一个平台,在艺术与观众之间,在不同地区的艺术院团之间,搭建了一座沟通交流的桥梁。举办此次活动,能达到开展艺术交流、繁荣艺术创作、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培养艺术后备人才的目的。“同时,举办艺术节活动也有利于大家查找不足,在交流互鉴中共同进步,进而推动二夹弦戏曲艺术的发展。”

谈到二夹弦的特点时,韩再芬认为,二夹弦距今已有二百二十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地方戏曲剧种中的一朵奇葩,是山东、河南、安徽等地的稀有剧种之一。人们喜爱它清新柔美的旋律,高亢明快的节奏,刚柔相济的特色。二夹弦在山东、河南、皖北有着很好的群众基础。

“跨越地缘界限,文脉赓续绵延。”韩再芬说,“这次来到亳州,看到有这么多为保护、传承、弘扬、繁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夹弦艺术的工作者、爱好者,感到很欣慰。同时,希望艺术创作者能够创作出更好的作品,让二夹弦真正走进人们心里。我坚信,二夹弦艺术事业的明天将会更美好。”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