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假化肥被罚4万元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谢谢法官为我主持公道,替我挽回了损失。”近日,农户李某来到利辛法院,一边表达感激之情,一边将写有“公正执法,为民解忧”的锦旗送到法官丁明的手中。

据悉,农户李某曾在当地经销商徐某处购买了7吨化肥,并用该批化肥为玉米施肥。经过多月辛苦劳作,却发现地里出现了大量的黄苗死苗,李某傻了眼,当即找到经销商徐某反馈情况,徐某表示与自己出售的化肥无关。李某便将家中剩余的化肥送至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进行检验,结果显示不合格。

随后,李某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了投诉。市场监督管理局立案后,再次进行送检,结论仍为不合格,根据相关规定,市场监督管理局对经销商徐某进行了处罚。

因购买劣质化肥导致种植的玉米歉收,李某要求徐某赔偿损失,而徐某认为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对自己进行了处罚,不愿再对李某进行赔偿,双方经过多次协商无果。眼看自己辛苦忙碌一年,得到的却是玉米减产,索赔无望,李某一怒之下诉至利辛法院,请求法院帮助维权。

法官说法:

承办法官丁明表示,该案中,徐某出售的化肥系不合格产品,根据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报告,可以认定涉案的化肥属于伪劣商品,与玉米减产有直接关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等相关规定,依法判决徐某赔偿李某经济损失四万余元,徐某表示服判。

法官提醒广大农民朋友,在选购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产品时,应当到正规厂家购买,同时保存凭证和发票,也可保留一小部分样品,一旦发生质量问题可将其送至相关机构进行鉴定,依法高效维权。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