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牛势” 兴“牛业”

蒙城县推进“秸秆变肉”工程,预计今年底养殖规模近10万头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蒙城县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肉牛振兴计划”,依托60万吨小麦秸秆、190万吨玉米秸秆,大力实施“秸秆变肉”工程。

鹏欣肉牛养殖基地由兴农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建设,位于漆园街道花园村,总投资6500万元,占地面积1400余亩,可为养殖户提供近14万平方米的养殖场地。潘政就是基地内的一个肉牛养殖户。

潘政说:“现在政府加大肉牛产业扶持力度,解决了深加工方面长期存在的短板,目前我养殖肉牛400头,每年能赚100多万元。”

像潘政这样的养殖户,肉牛基地共有6户,基地内现存栏6000多头肉牛。基地不仅解决了中小养殖户扩大规模的诉求,更是从根本上解决了粪污处理的一个难题,吸引更多的养殖户参与到肉牛养殖产业当中。

随着蒙城县“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的实施,一些大的规模养殖场也纷纷落户该县,位于乐土镇的蒙城县牧胜牧业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一个。该公司负责人王飞表示,蒙城县有着优质、丰富的养殖原料,有信心、有决心在这里把肉牛养殖产业做大做强。

目前,蒙城县拥有5000头以上的肉牛养殖基地3个,包括漆园街道鹏欣肉牛养殖基地、立仓镇牧云肉牛养殖基地及乐土镇牧胜肉牛养殖基地;肉牛养殖场(户)1200家,其中规模养牛场90家;意向新发展肉牛养殖场(户)有175户,计划投入资金9.5亿元,养殖肉牛7万头。该县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规模基地+小规模养殖+专业村”的养殖模式,发展肉牛养殖产业,预计今年年底可存栏肉牛5.3万头,出栏4.7万头,养殖规模近10万头。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