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因地制宜发展清洁能源 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近年来,亳州市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地热能等清洁能源产业,探索出一条能源结构不断优化、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安徽台记者李娜、亳州台记者孙素芳报道:

位于亳州市行政中心东北角的可再生能源站,是行政中心办公区供暖、制冷的“大脑中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站内用于提取能量的系统设备利用的不是电,而是亳州城区北部地下流过来的污水。能源站自今年5月中旬运行以来,整个行政中心能源使用成本下降约10%,能源消费量下降290吨标煤,减排二氧化碳691吨,减排二氧化硫4.92吨,减排氮氧化物1.74吨,节能降碳效果显著。中能建地热(亳州)有限公司总经理柯弋【出录音】:北侧污水管道里面生活污水夏季大概是22度,冬季是12度左右,这样利用温差,把污水里的能量提取出来,通过这个污水源的热泵机组,给咱们市政府的楼进行夏季的供冷,冬季的制暖。

在亳州市蒙城县广袤的乡村,矗立着大风车一样的风力发电机组。由12台大型风机组成的华能蒙城薛湖风电二期项目,正在进行紧张的吊装作业,明年初就能实现并网发电。华能安徽分公司新建项目负责人刘海旺【出录音】:总装机容量是51兆瓦,它一年的发电量大约是1.25亿度,能够满足5万户居民一年的用电量,同等发电量如果用燃煤机组代替,需要燃烧5万吨燃煤。

自2020年6月,蒙城县首个风电项目并网发电算起,三年来,蒙城县通过有序、合理开发风电资源,建成并网发电项目9个,另有在建项目3个,总装机规模超过800兆瓦。国家电网蒙城供电公司副总经理邓言振【出录音】:今年1—9月份已经达到了7.6亿度,接近全社会用电量的一半,预计到2025年这一比例将提高到70%,将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

此外,亳州市还充分利用太阳能和风能资源,推进工商业屋顶光伏建设和风力发电建设。目前,亳州全市新能源累计装机规模已达386万千瓦,今年1至8月份,累计发电41.6亿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56.8%,高于全省“十四五”目标任务31.8个百分点。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助推全市上半年单位GDP能耗下降4.8%,居全省第四位。亳州市发改委副主任纵双园【出录音】:逐步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清洁能源消费体系,预计到2025年,实现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3%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领先全省,全面推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来源:安徽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全省新闻联播》)

(责任编辑:朱明光)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