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怎么改善?辅导作业时家长如何控制情绪?怎样与“内耗”型家庭成员相处……10月28日下午,针对家长的普遍困惑,团市委联合亳州晚报社,邀请心理咨询师在市区之意书社举行“青年公益大讲堂——家长课堂”。
讲座上,心理咨询师龚文影以《遇见更好的自己》为题,从青少年常见的磨蹭、易怒、不合群等表象问题着手,采取模拟情景、游戏互动等方式,帮助家长正确认识和处理亲子关系、夫妻关系等,提醒家长在日常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觉察孩子的内在需求,营造轻松愉悦的家庭氛围,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原生家庭。
龚文影认为,家长的自我教育是改善亲子关系的良药,要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家长不仅要言传,更要做到身教、境教,在潜移默化中滋养孩子,发挥正向示范作用。
“龚老师分享的一些教育方法很不错,听了之后很有收获。”市民陈冰告诉记者,他有一个8岁的儿子,教育孩子时难免会有迷茫的时候,以前总认为是孩子需要教育,现在才明白是自己需要学习。
市民李璐表示,通过讲座,她学会了在日常琐碎的生活中滋养自己,不仅有助于亲子关系的改善,也能够改善夫妻关系、婆媳关系。
当日的讲座只是团市委实施“阳光心灵”守护行动的一个缩影。除了线下举行“青年公益大讲堂——家长课堂”“预防校园欺凌 护航青春成长”进校园等青少年心理健康公益讲座,围绕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关键点开展疏导;团市委还联合亳州晚报社在线上推出“成长心语”专栏,邀请市内外心理专家结合青少年及家长关心关注的焦点问题,进行心理辅导和答疑解惑,以短视频的形式在各级新媒体平台宣传推送,扩大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覆盖面和影响力。2023年以来,已累计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公益讲座22场、“情暖童心”关爱活动9场,累计发布“成长心语”35期,总浏览量逾350万人次。
“讲座和专栏的内容既有面对家长的、也有面对孩子的,从不同角度加强源头教育,线上线下结合则让心理健康公益服务可以均等惠及每一位青少年和家长,织密筑牢心理健康防护网。”团市委青少年发展和权益维护部部长郭彦介绍,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困难青少年等重点群体,他们还开展心理健康公益辅导、一对一心理矫治兜底帮扶等,全力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记者:张珍
编发:亳州新闻网、亳州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