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种花生 结出“致富果”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收获的花生。

亳州新闻网讯  走进蒙城县许疃镇笃阳花生种植基地,一颗颗胖乎乎圆滚滚的花生映入眼帘,空气中弥漫着花生的香甜。花生收割机在地里来回作业,不一会一个个“白胖子”便从土里跃然而出,为田间增添几分生机和活力。

“这几年花生行情比较稳定,价格基本上在3块多钱一斤,每亩花生产量在800斤左右,一亩地保底收入2000多元。”基地负责人陶晖介绍说,他种了一百亩左右的花生,今年的花生迎来大丰收,预计能收入二十多万元。

陶晖是一名退役军人,退役后一直在山东青岛务工,于2018年返乡,种植海花花生。陶晖说,在外打拼的时间越久,回家的心就愈发强烈。以前家里种植过花生,所以决定还是从老本行做起,专业种植花生。

陶晖采用绿色有机的方式种植花生,平时注重田间管理,同时还经常参加各种产业种植培训会、交流研讨会,不断学习新的种植技术,种出来的花生不仅产量高,而且口感更好,销量不愁,因此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从最初的十几亩地扩大到现在的上百亩地。

一颗颗花生变成沉甸甸的“致富果”,给种植户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也给周边村民带来了就业机会。“我家的土地流转出去后,就到基地来帮忙干活。大家一起干活,人多热闹,而且还能赚到工钱,日子过得非常充实。”正在帮忙摘花生的村民王素真笑着说。

“我们将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不断提高花生的产量和品质,同时积极开发农产品加工品,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更多渠道,夯实乡村振兴基础。”许疃镇小圩村党委书记王文芳表示。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